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死亡如此多情

死亡如此多情

  • 字数: 24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编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5-06-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5188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50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用叙事医学理论指导医患沟通已经成为国外人文医学的热点。这一全新理念研究及实践在我国还鲜有开启。为推动叙事医学理念及实践的普及,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与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就此话题,组成的编辑团队历时一年半,到全国各大医院的临床第一线,记录医生的心声;所有接受采访的医生,讲述了他们心中最难忘的病人或医疗事件,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还原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生死现场。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编著的《死亡如此多情(Ⅱ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是继之前出版的《死亡如此多情1――百位临床医生口述的临终事件》后的第二本书,书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情感,病人与家人间的亲情,与朋友间的友情,与医生间的情感;故事的篇幅虽然都不长,但其蕴含的强大的叙事能力令人动容。
作者简介
生前预嘱推广协会:2006年,一批由政府工作人员、医学界和学术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建立的一个专门探讨死亡问题的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2013年,该协会已获得北京民政局批准,在北京市卫生局主管下开展业务;协会通过推广使用“生前预嘱”,让更多人知道,在生命尽头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以保持尊严是一种权利。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美国Arthur M.Sackler(赛克勒)基金会的合作项目之一。周报,4开48版,彩色胶印,发行量目前每期15万份,是国内发行量最大、读者数量最多的临床学专业报纸。
目录
序 我的死亡谁做主?
引读故事
引一 千风之歌的回响
引二 不一定非得重于泰山
引三 陪陪那个受伤的“人”
我能抱一下你吗?
一位父亲的无助
我不想再这样
就让他走吧
那一回,我由医师变成护工
我们还在按压
把遗体带回医院“抢救”
参悟“大师”
有尊严地带瘤生存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临终生活
也许他已经在天国了
远方的“亲人”
逝去的21岁生命
她的坚强给了我们信心
生命尽头的临终关怀
终于等到儿子了
死,一定在家中
回家
我们和患者都不轻言放弃
让医生震撼的生命奇迹
她说,不了
你怎么就走了呢?
追悔莫及的儿子
一束玫瑰花
一句不该说的话
我们没有错
千里奔波一场空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不舍母亲离去的小女儿
双胞胎的呐喊
必须接受的和能够改变的
一个加拿大籍华裔患者
丈夫对妻子说
想起这个病人就会不安
什么样的家属都有
坚持与放弃
咱们再去美国度一次蜜月
抚平内心的创伤
浴火重生
母亲的绝望与坚持
ICU的男护士长
“二次拔管”的生死较量
有些生死较量赢不了
医生的努力被一张账单打败
社会没给他们保障
妻子的执着
我是不是该安静地离开
一个希腊老人临终的日子
升华
癌症≠死亡
把我拉出这个旋涡吧!
野羚羊
阴婚
医患并肩,战胜肿瘤
年轻生命瞬间失去
病情好转反而不治
尽力后只剩下无奈和悲伤
菊静奶奶
换别人早没精神气儿活了
未必如此和理想临终
告别罗宾逊主教
我姑娘要是死了,我就炸医院
维持植物生存状态
到最后他还期盼发明出新药
那时明月,那时花香
奔跑的身影
看他的背影我很享受
天堂里没有白血病
未完成的遗愿
活着与死亡的两难选择
新裙子和萤火虫
你的眼神
无数生命在瞬间失去
生命中的淡定和从容
一封永远无法寄出的信
回家
死亡也是一面镜子
面对垂危的母亲,我该如何抉择
生死的选择,必须尊重病人意愿
选择,医生的心也在滴血
死神来了,你怎么办?
如秋叶般逝去
拥抱死亡的方式?
无常
若我留在那里,别哭
总是在安慰的医学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情
延长生命的关爱
最难面对的是绝症孩子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sadly
希望有奇迹
一晚上两个年轻生命离去
她没有等到早晨
一滴眼泪从他眼角滑过
希望
一个东北女人的北京梦
我和父亲最后的快乐时光
我与小景
爱,可能创造奇迹
另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母爱
他在她手心写下“尊严”
相同与不同
让我把血放掉吧
我最怕移植失败
一只会笑的兔子
用真爱做出选择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