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唐诗宋词十五讲

  • 字数: 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葛晓音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08-12-13
  • 商品条码: 978730106042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应该是富有理的民族产生于千年以前,却像才脱笔砚一样新鲜。     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样式。作者以深湛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最绮眩精微的部分。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不但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每一种体裁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有过辉煌的金盛时期,产生过许多不朽的名作。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标志着诗和词这两种诗歌样式达到的全盛时期,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中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一个热爱诗歌的民族应该是富有理想的民族,诗让人感悟人生、体味人生;诗能净化精神,使人升华到高尚的境界。一个善于写诗的民族应该是最有修养的民族,诗启发人理解自然、思考哲理;诗能展示人性的真实,促进入对于人类共同感受的认同。唐诗宋词的永恒魅力就在于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性格。
作者简介
葛晓音,1946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汉唐文学嬗变》、《山水田园诗派研究》、《古诗艺术探微》。
目录
《大学素质教育通识课系列教材》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  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一  初唐的诗歌革新   二  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三  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四  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五  从陈子昂到张说 第二讲  盛唐气象   一  盛唐的诗歌革新   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三  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四  高、岑和边塞诗   五  精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第三讲  李白   一  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二  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三  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第四讲  杜甫   一  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  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   三  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第五讲  诗变于盛衰之际   一  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   二  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三  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   四  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 第六讲  中唐两大诗派   一  张王乐府   二  元白的新乐府   三  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   四  韩孟诗派   五  李贺与“长吉体” 第七讲  中唐诸家的沿革   一  “诗豪”刘禹锡   二  柳宗元与山水诗   三  姚贾诗派 第八讲  晚唐诗坛的余晖   一  杜牧   二  李商隐   三  温庭筠   四  唐末诗人 第九讲  唐五代词   一  词的起源   二  敦煌曲子词   三  唐代文人词   四  花间词   五  南唐词 第十讲  宋初词风的转变   一  从晏殊到晏几道   二  从范促淹到欧阳修   三  从张先到柳永 第十一讲  苏轼和词的诗化   一  苏轼对宋词的革新   二  秦观   三  贺铸和黄庭坚 第十二讲  周邦彦和词的律化   一  《清真词》的律度和词法   二  北宋中后期其他词人 第十三讲  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一  李清照   二  南渡之际的词人   三  南宋爱国词的先驱 第十四讲  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一  辛弃疾的“英雄之词”   二  “别立一宗”的稼轩词   三  辛派词人 第十五讲  姜夔与南宋词的雅化   一  归于骚雅的白石词   二  姜派词人   三  吴文英和《梦窗词》   四  宋末词人与辛派后继   五  张炎和姜派后继 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