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式管理经典(壹)·中道管理(珍藏版)

中国式管理经典(壹)·中道管理(珍藏版)

  • 字数: 308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曾仕强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42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4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作者简介
曾仕强,教授,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培训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虚以控实
导言
第一节 虚以控实的道理/13
一、庄子所说的一则寓言/13
二、管理有两个不同层次/15
三、管理哲学即管理之道/16
四、M理论代表管理哲学/19
五、主要依据是大学之道/22
六、管理的最高指导原则/26
第二节 管理有两个极端/28
一、大家各执一端以自耀/28
二、管理者先求头脑清楚/30
三、最好先要求自己归零/33
四、摆脱极端以讲求中道/35
五、执两用中才能够合理/37
六、M理论适合中道要求/39
第三节 管理的理念导向/42
一、看看企业管理的历史/42
二、举一隅应该以三隅反/43
三、真理并不在二者之一/45
四、日本率先采理念导向/46
五、美国企业也陆续跟进/48
六、我们当然要正本清源/49

第二章 约法三章
第一节 约法三章的精神/57
一、约法三章是重点管理/57
二、三是一至五奇数中点/61
三、管理原则要首先确立/63
四、把管理原则加以归纳/65
五、管理原则的理想程度/66
六、管理原则的基本要领/67
第二节 人性管理的演进/70
一、管理的主体是人员/70
二、X理论的几个假定/73
三、霍桑研究的大启示/74
四、Y理论有新的假定/75
五、管理人性化的趋势/76
六、人性管理三大特性/77
第三节 人性管理M理论/80
一、人性问题源远流长/80
二、《中庸》的天人合一论/81
三、中庸表示恰到好处/84
四、人性化的中道管理/85
五、M理论即中道管理/90
六、人性管理的M理论/93
第四节 M理论有三向度/99
一、仁义礼三向度/99
二、仁为安人之道/100
三、义为经权之道/101
四、礼为絮矩之道/102
五、M理论三向度/104
六、三向度要合一/105
第五节 M理论三大要项/107
一、M理论的基本构架/107
二、安有各种不同状态/112
三、虚安也是一种手段/113
四、经权为致安的途径/115
五、变时要以安为前提/116
六、随时都应将心比心/117
第六节 M理论实际运作/119
一、管理必须制度化/119
二、制度一定要合理/120
三、制度要自生自长/121
四、制度要适时修订/123
五、依制度权宜应变/124
六、务求人人都能安/124

第三章 安人之道
导言
第一节 管理和伦理合一/133
一、管理不可偏离伦理/133
二、伦理首重良心道德/135
三、伦理是合理不公平/136
四、亲疏有别长幼有序/137
五、安不可能没有区隔/138
六、依层次按顺序求安/139
第二节 安顾客第一优先/141
一、顾客是衣食父母/141
二、顾客最冷酷无情/142
三、要搞好人际关系/144
四、保持定期的接触/145
五、发掘再推销机会/146
六、消减顾客的不安/148
第三节 安员工以厂为家/150
一、各阶层都患不安/151
二、员工常见的不安/154
三、用患不安来测试/156
四、使员工身安心乐/158
五、有效的安人之道/159
六、视员工有如家人/161
第四节 安股东持续发展/163
一、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163
二、国有企业政府是股东/164
三、报告财务与业务实况/166
四、分配优厚平稳的股息/166
五、给予投资的安全保障/167
六、如期按时地发放股息/168
第五节 安社会形象良好/170
一、善尽责任带来良好印象/171
二、共同为国家而创造财富/172
三、为社会增加就业的机会/173
四、让家长放心子女来就业/174
五、替社区营造良好的风气/175
六、成为民众欢迎的好企业/176
第六节 安人之道五要领/177
一、安人之道三阶段/177
二、首先要建立共识/178
三、其次应探究不安/180
四、然后要消除化解/182
五、随时要讲求方法/183
六、样样都注重效果/184
……
第四章 经权之道
第五章 契矩之道
第六章 易知易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