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之间:鲁迅与郁达夫

之间:鲁迅与郁达夫

  • 字数: 21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作者: 丁仕原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1-06-01
  • 商品条码: 97875034284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6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2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鲁迅与郁达夫之间》: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眉头紧锁,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这是战士鲁迅:坚韧峻急,不惧惮生活的风砂和灵魂的粗糙,宁自虐而不放纵;一味急进,宁为玉碎,辛辣干脆,全近讽刺。
照片里的年轻人,消瘦的肩,深邃的目光隐藏着他心底的忧郁和孤寂.他一生都在为女性而苦恼着,这是性情郁达夫:虽然有时也呈现出个性刚毅的一面,但在外来攻击面前常常神经纤细,异常脆弱。追求浪漫,甚至伪装颓唐。
差异这么大的两个人。在1923年抢先发售认识后。就一见如故。
终鲁迅一生。对郁达夫钟爱有加。保持着十几年如一日的友情。
鲁迅的解释是:郁达夫虽是创造社元老。但却稳健和平。无“创造气”。
郁达夫则认为”一则因系同乡。二则因所处的时代。所看的书。和所与交游的友人。都是同一类属的缘故”。
而《鲁迅与郁达夫之间》。将解读的。不仅仅如此…… 
内容简介
《鲁迅与郁达夫之间》内容简介: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鲁迅溘然去世。当时在福建的郁达夫获知这一噩耗,立即通过《申报》给许广平拍发唁电:“骤闻鲁迅噩耗,未敢置信,万请节哀,余事面谈。”他当晚打点行装,翌日凌晨就匆匆跳上三北公司的靖安号轮船返回上海,送别鲁迅。 
作者简介
丁仕原,湖南临澧人,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公文研究会理事。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就读。毕业后长期在高等院校任教,担任过系部主任、总支书记,现为湖南商学院教授。
主要著作有《新财经文典》、《简明文学知识读本》、《章士钊与近代名人》等多部。曾在《鲁迅研究月刊》、《人物》、《百年潮》、《求索》、《文艺争鸣》等知名刊物发表论文。所撰文章颇有影响,《郁达夫究竟为何要去南阳》、《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原因新探》等文被《新华文摘》等知名文摘刊登,有关、、鲁迅的文章曾为北京大学未名湖论坛长期转载。 
目录
“交谊至深,感情至洽” 陈漱渝
前言
上编
一、聚首北京,似曾相识忘年交
二、一九二八,铺天盖地挨批判
三、合编《奔流》,大写的编辑人生
四、左联时期,携手战斗共艰危
五、阻移杭州,风雨茅庐多风雨
六、不幸早逝,长使英雄泪沾襟
下编
七、异曲同工,曲尽其妙的《狂人日记》与《沉沦》
八、信笔写出的真相《两地书》与赤裸裸自我的《日记九种》
九、独树一帜的杂文与开山之作的游记
十、沉默的“兄弟失和”与喧闹的毁家诗纪
十一、不得意的官场生涯与舌耕
十二、迥然不同的生前身后名
附录一、论《孤独者》魏连殳的品格与风骨(附:许钦文同志给作者的信)
附录二、 “我记忆中的鲁迅和郭沫若”——访魏猛克同志
附录三、程星龄先生谈郁达夫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