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高电压技术

高电压技术

  • 字数: 4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永翔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72060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8章。着重介绍高电压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物理过程。内容包括与高电压有关的气体、液体、固体介质的放电过程、绝缘特性以及电场结构、大气条件等影响放电的因素;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原理及方法;过电压产生的物理过程及其防护措施;电力弱电防雷保护等内容。
作者简介
马永翔,陕西理工学院,教授,电气信息学院副院长,主编教材5本,专著1本,负责国家课题1项,发表核心论文9篇。
目录
绪论
阅读材料0—1
阅读材料0—2
第1章气体的绝缘强度
1.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1.1.1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1.1.2汤森理论和帕邢定律
1.1.3流注理论
1.1.4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
1.1.5冲击电压下气体间隙的击穿特性
1.2影响气体放电电压的因素
1.2.1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1.2.2电压波形对击穿电压的影响
1.2.3气体的性质和状态对放电电压的影响
1.3沿面放电
1.3.1沿面放电的物理过程
1.3.2影响沿面放电电压的因素
1.3.3影响绝缘子污闪的因素
1.3.4污闪事故的对策
小结
阅读材料1—1
习题
第2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绝缘强度
2.1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1.1电介质的极化
阅读材料2—1
2.1.2电介质的电导
2.1.3电介质的损耗
2.2液体介质的击穿
2.2.1液体介质的击穿机理
2.2.2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的因素和改进措施
2.3固体介质的击穿
2.3.1固体介质的击穿机理
2.3.2影响固体介质击穿的因素和改进措施
2.4绝缘介质的其他特性
2.4.1热性能
2.4.2机械性能
2.4.3吸潮性能
2.4.4生化性能
小结
阅读材料2—2
习题
第3章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
3.1绝缘试验分类
3.2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的测量
3.2.1绝缘电阻的测量
3.2.2吸收比的测量
3.2.3测量绝缘电阻的规定
3.2.4影响测量绝缘电阻的因素
3.3直流泄漏电流的测量
3.3.1试验接线
3.3.2影响测量泄漏电流的因素
3.4介质损失角tanδ的测量
3.4.1测量介质损失角tanδ的意义及适用范围
3.4.2西林电桥的基本原理
3.4.3影响tanδ测量的因素
3.5局部放电的测量
3.5.1局部放电的物理过程
3.5.2局部放电的测量原理及其主要参数
3.5.3局部放电的测量方法
3.5.4局部放电测量中的抗干扰措施
3.5.5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评定
3.6绝缘油的气相色谱分析
3.6.1充油电气设备内部产生气体
3.6.2气相色谱分析法简介
3.7交流耐压试验
3.7.1交流高压试验设备概述
3.7.2工频高压试验原理
3.7.3串级高压试验变压器
3.7.4工频高压的测量
3.7.5操作规定
3.7.6交流耐压试验注意事项
3.7.7试验结果分析
3.8直流耐压试验
3.8.1直流高压的产生
3.8.2直流耐压试验的特点
3.8.3直流高电压的测量
3.8.4直流耐压试验注意事项
3.9绝缘试验主要项目及其特点
3.9.1绝缘试验的主要项目
3.9.2绝缘试验项目的特点
3.10绝缘在线监测
3.10.1目前在线监测技术现状
3.10.2红外监测的利用
3.11试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试验结果分析
小结
阅读材料3—1
阅读材料3—2
习题—
第4章线路和绕组中的渡过程
4.1均匀无损单导线中的波过程
4.1.1波传播的物理概念
4.1.2波动方程
4.1.3波阻抗与电阻的区别
4.2行波的折射和反射
4.2.1折射、反射系数
4.2.2几种特殊条件下的折、反射
4.2.3彼德森法则(简化线路波过程计算的等值电路)
4.3无穷长直角波通过串联电感和并联电容
4.3.1直角波通过串联电感
4.3.2无穷长直角波通过并联电容器
4.4行波的多次折、反射
4.5无损耗平行多导线系统中的波过程
4.6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与畸变
4.7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4.7.1单相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4.7.2三相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
4.7.3冲击电压在绕组之间的传递
4.8旋转电机绕组的波过程
小结
阅读材料4—1
习题
第5章雷电及防雷保护装置
5.1概述
5.2雷电放电过程
5.3雷电参数
5.4避雷针和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5.4.1避雷针概述
5.4.2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5.4.3避雷线
阅读材料5—1
5.5避雷器
5.5.1避雷器及其基本要求
5.5.2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片
5.5.3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5.5.4氧化锌避雷器的主要特性参数
5.6提高氧化锌避雷器保护性能的措施
阅读材料5—2
5.7接地装置
5.7.1接地及接地电阻
5.7.2接地分类
5.7.3接地电阻与电容的关系
5.7.4接地体间的屏蔽效应
5.7.5典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
5.8降阻剂
5.8.1降阻剂的降阻机理
5.8.2降阻剂的分类和应用
5.8.3降阻剂的选择
小结
阅读材料5—3
习题
第6章输电线路、发电厂及变电站防雷保护
6.1输电线路的感应雷过电压
6.1.1雷击线路附近大地时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
6.1.2雷击线路杆塔时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6.2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和耐雷水平
6.2.1雷击杆塔顶时的过电压和耐雷水平
6.2.2雷击导线时的过电压和耐雷水平
6.2.3雷击避雷线档距中央
6.3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
6.3.1建弧率
6.3.2有避雷线线路雷击跳闸计算
6.4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阅读材料6—1
6.5发电厂、变电站的防雷保护
6.5.1发电厂、变电站的直击保护
6.5.235kV及以上变电站的进线段保护
6.5.3三绕组变压器的防雷保护
6.6配电系统的防雷保护
6.7旋转电机过电压防护
6.7.1概述
6.7.2防雷保护措施
6.8建筑物防雷
6.8.1普通建筑物的防雷
6.8.2特殊建筑物的防雷
小结
阅读材料6—2
习题
第7章电力弱电系统防雷保护
7.1低压供电系统的防雷保护
7.1.1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7.1.2供电系统的雷电保护
7.2弱电系统防雷保护器件
7.2.1气体放电管
7.2.2氧化锌压敏电阻
7.2.3齐纳二极管
7.2.4SPD浪涌防护器
7.3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
7.3.1一级防护
7.3.2二级防护
7.3.3三级保护
7.4微机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接地
小结
阅读材料7—1
习题
第8章操作过电压及其防护
8.1概述
8.2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8.2.1正常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8.2.2重合闸过电压
8.2.3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的影响因素及限制措施
8.3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
8.4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8.5操作过电压的限制措施
8.5.1利用断路器并联电阻限制分合闸过电压
8.5.2利用避雷器限制操作过电压
8.6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内过电压的影响
8.6.1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
8.6.2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内过电压的影响
8.7绝缘配合的原则及方法
8.7.1绝缘配合的原则
8.7.2绝缘配合的基本方法
8.8输电线路和变电所的绝缘配合
8.8.1绝缘子串的选择
8.8.2空气间距的选择
8.8.3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
8.9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绝缘水平的影响
8.9.1中性点接地的优点
8.9.2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缺点
小结
阅读材料8—1
习题
附录
附表1球隙放电标准1(IEC1960年公布)
附表2球隙放电标准2(IEC1960年公布)
附表3国外一些高电压实验室的主要特性参数
附表4国内一些高电压实验室的主要特性参数
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