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学校艺术体育演进发展论

学校艺术体育演进发展论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方奇 著
  • 出版日期: 2018-12-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71361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学校艺术体育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梳理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溯源了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历史形成脉络,并对健美操、啦啦操等学校艺术体育项目的演进关联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演变问题进行了展开论述,对全面推行与促进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方奇,教育学博士,厦门理工学院体育部副教授、鹭江青年学者,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ISU)访问学者。
目录
绪论
一、当代教育呼唤学校艺术体育演进发展的理性研究
二、学校艺术体育的研究积累:“体育”与“艺术”的集合性问题
三、我国学校艺术体育演进发展论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 前提与基石:学校艺术体育的概念、内容与特征
第一节 学校艺术体育的相关概念
一、学校体育的内涵理解
二、艺术体育的定义及辨析
三、学校艺术体育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学校艺术体育的内容与分类
第三节 学校艺术体育的基本特征
一、健身性
二、审美性
三、形象性
四、教育性
第二章 历史与定位: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基本起源
第二节 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发生样式
第三节 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生成的历史状况
第三章 选择与发展:我国学校艺术体育不同时期的演进形态
第一节 演进不同阶段的划分
一、基于特定历史时期变化的边界来划分
二、基于学校艺术体育各项目形式在我国的引入及兴起来划分
三、我国学校艺术体育演进不同阶段的确定
第二节 我国各个时期的具体演进形态
一、孕育期(1840―1911年):专注于“强种保国”使命的原生型演进
形态
二、生成期(1912一1948年):受益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启蒙型
演进形态
三、形成期(1949―1976年):涵化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次生型
演进形态
四、外生式发展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立足于解放思想
精髓的行动型演进形态
五、内涵式发展期(2l世纪至今):着重于人本关怀理念的成熟型
演进形态
第四章 碰撞与交融: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演进关联
第一节 演进动因
一、社会环境变化的外在影响
二、学校体育变革的内在主导
三、受益主体的本体诉求
第二节 演进模式
第三节 演进规律
第四节 演进关系
第五章 承传与创新:我国当代学校艺术体育现实演进的实例呈现
第一节 资源主导型演进模式
一、学校“大体操”协同化思想的演进
二、健美操政府主导管理与啦啦操半市场化运作管理的演进
第二节 技术主导型演进模式
一、健美操和啦啦操联动竞赛的演进
二、啦啦操校园选拔类竞赛的演进
第三节 文化主导型演进模式
一、体操类项目集约平台活动的演进
二、校园品牌创建和课程营销的演进
第六章 关照与展望:我国学校艺术体育的演进趋势
第一节 基本理念
第二节 前进方向
第三节 发展态势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