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青年、流行文化与道德恐慌

青年、流行文化与道德恐慌

  • 字数: 24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作者: (英)约翰·斯普林霍尔(John Springhall) 著 王华,骆益,孔潭 译
  • 出版日期: 2018-06-01
  • 商品条码: 978751535139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3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首部系统探讨“道德恐慌”的严肃学术著作,在靠前外青年亚文化研究领域享有盛誉。作者从社会史角度出发,提取英、美两国近两个世纪以来的大量事实与现象进行实例分析,系统探究欧美主流社会对流行文化所造成之社会负面影响及公众对这些影响之心理反应。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探讨了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绵延不绝的所谓“道德恐慌”。为什么某些特定的流行娱乐形式会突然激发起公众的关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认为它们与犯罪有关?作者将分析与评论置于青年流行文化的背景之下,从19世纪人们对于流行娱乐形式带给“下层阶级的孩子们”不良影响的焦虑中发掘其根源。纵观历史,在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此类“道德恐慌”不断地在英国和美国被延续和重现。人们一直试图将社会和道德崩塌的责任转嫁于各种流行娱乐形式:下等戏院、“廉价惊险小说”、“一角钱小说”、黑帮电影、“恐怖”漫画、“恐怖录像”、电视暴力、“匪帮说唱”、电脑游戏。所有这些都成了“民间恶魔”,而“民间恶魔”就一定会引发犯罪。本书认为,所谓流行文化会引发青少年不良行为乃至犯罪的“道德恐慌”是缺乏充分根据的。
作者简介
   约翰·斯普林霍尔(John Springhall),英国北爱尔兰乌尔斯特大学(科勒雷恩)历史学荣休教授。主要从事近代英国史、英国青年史、帝国史研究。
目录
   译丛总序1

民间恶魔、身份认同还是仪式抵抗?

——西方青年文化研究的历史和多重视野

致谢

导言1

章廉价戏院恐慌:对劳工阶层青少年休闲方式的焦虑

廉价戏院

伦敦的下等戏院

戏院观众

戏院管理

戏院演出

警察关闭戏院

情节剧与流行文化

下等戏院的没落

第二章“廉价惊险小说”恐慌(I):读者、出版商和内容

如何定义廉价惊险小说

商业小说的青少年市场

“廉价惊险小说”的出版和营销

报刊商出版公司

19世纪60年代的伦敦底层“廉价惊险小说”

危机女性题材“廉价惊险小说”

结语

第三章“廉价惊险小说”恐慌(II):维多利亚时代晚期青少年犯罪的替罪羊

“廉价惊险小说”成为替罪羊

抵制劫匪主题惊险小说的斗争

《伦敦野孩子》的诉讼官司

周刊成为替罪羊

19世纪90年代的诉讼案

“廉价惊险小说”缘何遭责难?

“廉价惊险小说”的没落

第四章匪帮电影恐慌:20世纪3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审查制度

审查制度与黑帮电影

贫民窟帮派和教养院电影

美国的黑帮电影恐慌

好莱坞电影造成的英国本地恐慌

结论

第五章“恐怖漫画”恐慌: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对连环漫画运动

盖恩斯联合:EC漫画书

沃肖、恐怖漫画和沃瑟姆博士

“此类故事的真正邪恶”

麦卡锡主义与大众文化恐惧

1953—1955年的青少年犯罪小组委员会

行业自律和EC公司的倒闭

英国的抵制“恐怖漫画”运动

第六章大众传媒恐慌: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恐怖录像片

“匪帮说唱”

电视暴力

电脑游戏和视频游戏

媒体中的暴力

结论

附录一维多利亚时代流行文化中的杰克·谢泼德

附录二美国的一角钱小说和五分钱小说

附录三20世纪50年代的汉克·詹森平装书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