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莎士比亚戏剧集

莎士比亚戏剧集

  • 字数: 482千字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 作者: (英)威廉·莎士比亚 著;朱生豪 译
  • 出版日期: 2017-02-01
  • 商品条码: 978754024390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77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莎士比亚戏剧集(全译本)(精)》由威廉·莎士比亚著,方块字编委会主编。莎士比亚是“英国戏剧之父”,马克思称他为“人类很伟大的天才之一”。莎士比亚只用英文写作,但他却是世界有名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
莎士比亚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莎士比亚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在统一与矛盾的变化之中,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历史记录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很重要、很伟大的作家,全世界很好的文学家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和《皆大欢喜》等。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等。在他人生很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时至今日,他的作品直至今日依旧广受欢迎,在优选以不同文化和政治形式演出和诠释。
朱生豪,浙江嘉兴人,有名翻译家。
目录
仲夏夜之梦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威尼斯商人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哈姆莱特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奥瑟罗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李尔王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麦克白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摘要
译本序
Preface
于世界文学史中,足以笼罩一世,凌越千古,卓然为词坛之宗匠,诗人之冠冕者,其唯希腊之荷马,意大利之但丁,英之莎士比亚,德之歌德乎。此四子者,各于其不同之时代及环境中,发为不朽之歌声。然荷马史诗中之英雄,既与吾人之现实生活相去过远;但丁之天堂地狱,复与近代思想诸多抵牾;歌德去吾人较近,彼实为近代精神之卓越的代表。然以超脱时空限制一点而论,则莎士比亚之成就,实远在三子之上。盖莎翁笔下之人物,虽多为古代之贵族阶级,然彼所发掘者,实为古今中外贵贱贫富人人所同具之人性。故虽经三百余年以后,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久搬演而弗衰,盖由其作品中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故能深入人心如此耳。
中国读者闻莎翁大名已久,文坛知名之士,亦尝将其作品,译出多种,然历观坊间各译本,失之于粗疏草率者尚少,失之于拘泥生硬者实繁有徒。拘泥字句之结果,不仅原作神味,荡然无存,甚且艰深晦涩,有若天书,令人不能卒读,此则译者之过,莎翁不能任其咎者也。
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篇,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廿四年春,得前辈詹文浒先生之鼓励,始着手为翻译全集之尝试。越年战事发生,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及诸家注释考证批评之书,不下一二百册,悉数毁于炮火,仓促中唯携出牛津版全集一册,及译稿数本而已,厥后转辗流徙,为生活而奔波,更无暇晷,以续未竟之志。及三十一年春,目睹世变日亟,闭户家居,摈绝外务,始得专心一志,致力译事。虽贫穷疾病,交相煎迫,而埋头伏案,握管不辍。凡前后历十年而全稿完成(案译者撰此文时,原拟在半年后可以译竟。讵意体力不支,厥功未竟,而因病重辍笔),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十年之功,不可云久,然毕生精力,殆已尽注于兹矣。
余译此书之总之,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必不得已而求其次,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则未敢赞同。凡遏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往往再三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每译一段竟,必先自拟为读者,查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音节之是否调和,一字一句之未惬,往往苦思累日。然才力所限,未能尽符思想,乡居僻陋,既无参考之书籍,又鲜质疑之师友。谬误之处,自知不免。所望海内学人,惠予纠正,幸甚幸甚!
原文全集在编次方面,不甚恰当,兹特依据各剧性质,分为“喜剧”“悲剧”“杂剧”“史剧”四辑,每辑各自成一系统。读者循是以求,不难获见莎翁作品之全貌。昔卡莱尔尝云,“吾人宁失百印度,不愿失一莎士比亚。”夫莎士比亚为世界的诗人,固非一国所独占;倘因此集之出版,使此大诗人之作品,得以普及中国读者之间,则译者之劳力,庶几不为虚掷矣。知我罪我,唯在读者。

(1944年4月,朱生豪为《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三卷所作的序言)
    朱生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