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

  • 字数: 36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朋川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4-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398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7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朋川编著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以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参照其他多本不同时代绘制的《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包括台北故宫本、杜堇款本、唐寅本、仇英本等),进行图像学分析与细节比对,研究不同图本图像上所反映出的差异,揭示出了其中所蕴藏的不同文化内涵。
《韩熙载夜宴图图像志考》对《韩熙载夜宴图》这幅名画的年代,给出创制于南宋时期的结论;综合运用考古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解读了画面要素及其背后反映出的审美风尚之变;提出并充分实践了以中国古代绘画构图模式的发展演变作为古画断代标准的方法论,综合运用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构图模式来考察《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总结概括出中国古代绘画凭借粉本绘图的三种方式,从而论证了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是以不同的古粉本组合成新图的;考察了服饰和妆扮、家具和器皿、装饰与图案等图像的发展演变,并将之运用于绘画史研究中;总结概括了中国古代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历史及特点:是对传世古画的探索性的图像志研究。
作者简介
张朋川
1942年生。
江苏常州人。
1960年中央美院附中毕业.
1965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专业毕业。
1965年至2000年,在甘肃省博物馆工作,任研究员、副馆长。
曾参加武威、嘉峪关、酒泉等地汉晋十六国壁画墓的美术考古工作,参加嘉峪关、泾原等地古代少数民族岩画的考察工作,参加兰州、景泰、广河、玉门等地远古文化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主持秦安大地湾、王家阴洼等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
1996年被国家文物局任命为西北地区馆藏一级文物鉴定组专家。
自2000年起,任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理事。
出版有《中国彩陶图谱》(获首届中国很好美术图书奖金奖)、《中国汉代木雕艺术》(获第二届全国很好艺术图书奖三等奖)、《黄河彩陶》、《瓷绘霓裳》、《马家窑文化彩陶瑰宝新赏》、《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甘肃彩陶大全》等专著,发表论文80余篇,曾赴美国、日本、新加坡及台湾讲学。
目录
序言 画中世态耐阅读
第一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综述
一、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概述
二、现存发表的各种《韩熙载夜宴图》图本
三、《韩熙载夜宴图》创作时期的相关文献
四、元代以来有关《韩熙载夜宴图》的记述
第二章 从中国古代人物画构图模式看《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一、先秦时期――从散点排列到分层排列
二、秦汉时期――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的宇宙图式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写实模式的确立
四、五代两宋时期――人物画构图模式的成熟与《韩熙载夜宴图》
五、元明清时期――人物画构图模式的多样化
第三章 从中国古代山水画构图模式看《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一、汉代山水画的孕育――以山水图像为背景
二、魏晋南北朝山水画的形成――由装饰向写实演变
三、隋唐山水画的发展――以对称式为主的组合山水
四、五代两宋山水画的成熟――从全景到特写
五、从《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山水画看时代特征
六、元明清山水画的演变――向多样化发展
第四章 从中国古代花鸟画构图模式看《韩熙载夜宴图》的制作年代
一、花鸟装饰纹样的逐步流行
二、唐代花鸟画的兴起――从全株花到折枝花
三、宋代花鸟画的成熟――写实性的构图模式成为主流
四、明清花鸟画的发展――多种需求下的多样化构图
第五章 粉本的传移模写方式与《韩熙载夜宴图》的构成方式
一、在古粉本上赋彩――以《北齐校书图》为例
二、在古粉本上添加景物和图像――以《簪花侍女图》为例
三、以不同的古粉本组合成新图――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
第六章 从汉晋唐宋美术作品中人物造型的演变看《韩熙载夜宴图》
的人物造型
一、汉代的人物造型――融汇南北
二、魏晋南北朝的人物造型――多元多样
三、隋唐的人物造型――趋于丰满
四、五代十国的人物造型――丰姿依旧
五、两宋人物画与《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造型
第七章 《韩熙载夜宴图》反映的室内陈设的发展变化
一、西汉中期以前――席地跪坐和以为中心
二、西汉晚期至唐代――多种坐姿共存和以枰榻床为中心
三、从《韩熙载夜宴图》看室内宴享陈设的变化
第八章 《韩熙载夜宴图》是工笔重彩人物画的里程碑
一、上古时期的彩色人物画――古朴简约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形成――工细多彩
三、盛唐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成熟――丰富艳丽
四、中唐至北宋期间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发展变化――精致入微
五、南宋工笔重彩人物画与北京故宫本《韩熙载夜宴图》
第九章 《韩熙载夜宴图》系列图本的图像比较
一、存世的《韩熙载夜宴图》及鉴定简况
二、“台北故宫甲本”的图像要早于“北京故宫本”
三、“杜堇款本”是承上启下的图本
四、锦上添花的“唐寅本”和其他图本
五、同模式的其他图本及传周文矩《合乐图》
六、不同阶段的《韩熙载夜宴图》图本的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