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统的精髓

传统的精髓

“青少年核心素养经典阅读课”(12册)按12个阅读主题编写,包括生命、情感、自然、文化、成长、历史、家园、艺术、科学、智慧、诗文、古典等主题,旨在帮助中小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提升人文素养。“经典阅读课”由中学名师团队精选经典阅读文本,撰写精彩导读和点评,并配有精美手绘插图。 有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靠前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老师为该丛书撰写序言并担任文学顾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顾之川,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正高四级教研员、语文科主任王土荣为丛书撰写推荐语。
  • 字数: 27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 胡立根,谢晨 著 胡立根,谢晨 编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2128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4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青少年核心素养经典阅读课”(12册)按12个阅读主题编写,包括生命、情感、自然、文化、成长、历史、家园、艺术、科学、智慧、诗文、古典等主题,旨在帮助中小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提升人文素养。“经典阅读课”由中学名师团队精选经典阅读文本,撰写精彩导读和点评,并配有精美手绘插图。 有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靠前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老师为该丛书撰写序言并担任文学顾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顾之川,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正高四级教研员、语文科主任王土荣为丛书撰写推荐语。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量国学原典中提炼出的20个文化观念,是中华文明对世界智慧宝库贡献的精神图式、思维图式和审美图式,是中华智者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的有效工具,是往圣先贤治国处世、为人修身的宝贵经验。阅读本书能让你直达传统文化的精神本质,明确国学学习的方向,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也能让你充分感受国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更能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传统智慧充实自己的大脑。
作者简介
胡立根,深圳有名正不错教师、特级教师,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谢晨,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中学语文不错教师,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目录
001章天人合一
文化讲坛
庄子寓言中的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
天人合一的多重意蕴
天人合一的巨大影响
原典精读
007《老子》论天人
原典泛览
010《庄子》论天人
012《孟子》论天人
013西铭(节选)
014古代诗歌中的天人关系
017第二章和而不同
文化讲坛
牛人“史伯”测国运
智者晏婴巧设喻
至圣孔子倡和谐
和而不同真境界
原典精读
022《论语》论“和而不同”
原典泛览
025《中庸》论“中和”
027《周易》论“和”
029《黄帝内经》论“和”
031第三章大道至简
文化讲坛
语言奠定心理基础
八卦开启尚简之门
儒道催化尚简传统
简约蕴含无穷韵味
原典精读
036《周易》论“简”
038史通·叙事·尚简(节选)
原典泛览
040《论语》论尚简
041《老子》论尚简
042论文偶记(节选)
043第四章辩证思维
文化讲坛
是辩证思维的始祖
儒家对辩证思维的新贡献
先秦诸子其实都辩证
辩证思维的广泛渗透
原典精读
048《老子》与辩证思维
原典泛览
051《周易》论“变”
053《黄帝内经》与辩证思维
055第五章直觉意会
文化讲坛
庄子寓言的深层意蕴
禅与儒的直觉意会
国人为何对此情有独钟
直觉意会的两重性
原典精读
060《庄子》与直觉意会
原典泛览
063禅宗公案五则
066诗辨(节选)
069第六章格物致知
文化讲坛
突如其来与重见天日
思辨时代的理性工具
理解分歧致兜兜转转
原典精读
075《大学》总纲
076补格物致知传
原典泛览
078程颐论“格物致知”
079格物是梦觉关及格物无处不在
080王守仁论“格物致知”
081第七章知行合一
文化讲坛
古今完人
龙场悟道立心学
知行合一求正解
原典精读
087论“知行合一”
原典泛览
090王夫之论知与行
093第八章仁者爱人
文化讲坛
冯谖市仁
孔子倡仁
孟子论仁
原典精读
099《论语》论“仁”
原典泛览
105《孟子》论“仁”
109第九章民为邦本
文化讲坛
五子之歌—历史之血的教训
古公亶父—西周的仁爱之君
仁者爱人—孔子零散的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孟子对民本思想的贡献
原典精读
116《孟子》论“民本”
原典泛览
120原君(节选)
123第十章家国情怀
文化讲坛
特殊称谓中隐含的文化基因
家国同构文化特质的意义与缺憾
原典精读
129《孟子》论家与国
131弦高犒师
原典泛览
133《论语》论家与国
135《孝经》选读
137颜氏家训
141古诗中的家国情怀
143第十一章修齐治平
文化讲坛
《大学》首倡修齐治平
中国知识分子基本的人生追求
原典精读
148大学(节选)
原典泛览
152《论语》论修身齐家治国
154中庸(节选)
155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宜兄弟和睦又实行勤俭二字
157第十二章孝悌忠信
文化讲坛
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忠孝文化
孔子的孝悌忠信观
历朝历代的以孝治国
还原忠孝文化的本来面目
原典精读
164《论语》论“孝悌忠信”
原典泛览
169《孝经》选读
172晏子论忠
174荀子·子道(节选)
176《孟子》论忠孝
179第十三章自强不息
文化讲坛
神话故事隐含的民族精神
儒家的自强不息传统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
原典精读
185《周易》乾卦卦爻辞及《彖传》《象传》选读
187《论语》与自强不息
原典泛览
190《孟子》与刚健有为
192报任安书(节选)
195第十四章厚德载物
文化讲坛
重德的西周
礼崩乐坏的东周
高举道德大旗的儒家
原典精读
201《周易》坤卦卦辞及《象传》选读
202《论语》论“德行”
原典泛览
206汉景帝官服诏
207《贞观政要》论德政
209第十五章浩然之气
文化讲坛
崖山精神与《正气歌》
生命之气与伦理之气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气场”之中
原典精读
215《孟子》论浩然之气
原典泛览
218中医典籍论“气”
220正气歌
223答李翊书
225第十六章刚柔并济
文化讲坛
文化源头的阳刚之气
的辩证贵柔
孔子的外刚内柔
《周易》刚柔思想的定型
中国文化的刚柔并济特征
原典精读
232诗经·大雅·公刘
235《老子》论刚柔
原典泛览
237《周易》论刚柔
240《海愚诗钞》序(节选)
241第十七章返璞归真
文化讲坛
隐士文化的本质
道家返璞归真的根本目的
返璞归真对中国文化的重要影响
原典精读
249《老子》论返璞归真
252庄子·胠箧(节选)
原典泛览
254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节选)
256笔法记(节选)
257陶渊明之隐逸诗文
259第十八章儒道互补
文化讲坛
孔起于仁
老始于道
儒道相生互补
原典精读
266孔子及其弟子言论选读
271《老子》选读
原典泛览
274《孟子》选读
275《庄子》选读
277第十九章有容乃大
文化讲坛
四个故事,四种包容
从儒道互补看有容乃大
中国文化的海纳百川
原典精读
284《老子》论“容”
287《论语》论恕道与宽容
原典泛览
290谏逐客书(节选)
291管仲列传(节选)
292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293原毁(节选)
294古代诗歌中的“容”
297第二十章君子之道
文化讲坛
中国人的君子崇拜
周时代的贵族精神
孔子以发扬贵族精神为己任
君子之德,温其如玉
原典精读
304《论语》论君子
308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
原典泛览
310诗经·曹风·鸤鸠
311“君子比德”诗文选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