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土壤物理研究法

土壤物理研究法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依艳丽 主编 著作
  • 出版年份: 2009
  • 出版日期: 2009-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52423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土壤物理研究法》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体系完整把握环境学科相关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体系严密完整
思路创新拓宽理论基础,贴近生活实际,突出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
内容新颖借鉴靠前外近期新理论和实践经验,遵循近期新的准则、规范
选材合理恰当地处理传统内容与前沿内容的关系,突出重点、难点
科学实用收集大量一线资料和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方便教学配套教学方案.电子教案和习题答案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源
内容简介
《土壤物理研究法》概括介绍了当今靠前外有关土壤物理研究现状及相关的测定方法。同时,书中部分章节也反映了作者多年从事土壤物理研究法研究的一些成果。全书共14章,每章在简述原理后,着重介绍相关研究法(包括测定法)的特点及实用价值,部分章节还附有实例。《土壤物理研究法》可作为农林、水利、气象、环境等专业的教科书和相关科技工作者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土壤物理研究法的发展与展望
1.1.1土壤物理研究法的发展
1.1.2土壤物理研究法的展望
1.2土壤物理研究法的发展方向

第2章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及孔性研究法
2.1土粒密度与土壤比重
2.2土壤容重
2.2.1容重环法
2.2.2γ射线法
2.2.3土壤结构体的容重测定法
2.2.4土壤浸水容重测定法
2.3土壤孔隙度
2.3.1土壤孔隙类型
2.3.2土壤孔隙度的测定法

第3章土壤质地及其研究法
3.1概述
3.2土壤颗粒粒级
3.3土壤的颗粒组成分析
3.3.1土粒分散
3.3.2土壤粒级含量的定量分析
3.4土壤质地分类
3.4.1国际土壤质地分类制
3.4.2苏联卡庆斯基土壤质地分类制
3.4.3美国土壤质地分类制
3.4.4土壤质地一田间目测法
3.5土壤比表面
3.5.1BET气体吸附法
3.5.2甘油吸附法
3.5.3乙二醇吸附法(土壤外比表面)
3.5.4乙二醇乙醚吸附法(土壤外比表面)
3.5.5几何计算法

第4章土壤结构
4.1概述
4.2土壤结构体类型
4.2.1苏联的土壤结构类型形态分类法
4.2.2我国土壤结构体分类方法
4.3土壤结构的测定
4.3.1沙维诺夫法(H.H.CaBBHHOB)
4.3.2约得法(Yode)
4.3.3土壤结构体稳定性的测定与评价
4.4土壤微团聚体的测定法
4.4.1土壤微团聚体的测定
4.4.2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结构系数计算
4.5土壤结构的评价
4.5.1形态评价
4.5.2团聚体的数量评价指标

第5章土壤物理机械性质
5.1概述
5.2土壤塑性
5.2.1土壤可塑性上限(流限)的测定
5.2.2土壤可塑性下限的测定
5.2.3土壤可塑系数的计算
5.3土壤黏着力和黏结力
5.3.1土壤黏着力的测定
5.3.2土壤黏结力的测定
5.4土壤膨胀和收缩
5.4.1土壤膨胀
5.4.2土壤收缩
5.5土壤崩解
5.5.1仪器设备
5.5.2测定步骤
5.5.3结果记载及整理
5.6土壤抗剪强度的测定
5.7土壤硬度
5.7.1便携式弹簧土壤硬度仪法
5.7.2根据土壤硬度计算土壤比阻和牵引阻力
5.8土壤休止角的测定方法
5.8.1干测法
5.8.2湿测法
5.8.3结果计算

第6章土壤水物理性质及其研究法
6.1概述
6.2土壤水分表示方法
6.2.1质量百分数
6.2.2体积百分数
6.2.3水层厚度
6.2.4相对含水量
6.2.5有效水含量
6.2.6土水势
6.3土壤水分常数及其测定方法
6.3.1土壤最大吸湿水
6.3.2土壤凋萎湿度
6.3.3毛管断裂湿度
6.3.4田间持水量
6.4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6.4.1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概遗
6.4.2几种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6.5土壤水分资料整理
6.5.1研究土壤水分应具有的基本资料
6.5.2土壤水分记载表
6.5.3土壤水分图表表示法
6.6土壤吸湿水与膜状水
6.6.1土壤吸湿水
6.6.2土壤膜状水
6.6.3土壤浸润热
6.7土壤毛管水
6.7.1毛管水概念
6.7.2毛管水上升高度测定
6.7.3土壤毛管悬着水
6.7.4毛管支持水
6.8土壤气态水

第7章土壤水势
7.1概述
7.2土水势的术语和单位
7.3土壤水势能的测定
7.3.1吸湿法
7.3.2冰点下降法
7.3.3砂型漏斗法
7.3.4离心机法
7.3.5压力膜法
7.4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7.4.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7.4.2土壤水容量
7.4.3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主要因素

第8章土壤水分运动
8.1概述
8.2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8.2.1达西定律
8.2.2土壤导水率和土壤内渗率的关系
8.2.3土壤导水率与土壤孔性关系
8.2.4饱和土壤导水率的测定
8.3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
8.3.1非饱和土壤中水分运动特点
8.3.2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与土水势
8.4土壤气态水分运动
8.5土壤水与其他相关物质的并发运动

第9章土壤水分循环
9.1土壤水分平衡
9.1.1浸润型
9.1.2非淋溶型
9.1.3淋溶型
9.1.4土壤气候湿度指标
9.1.5根据土壤水分平衡预报土壤墒情
9.2土壤蒸发
9.2.1裸露土壤毛管悬着水蒸发
9.2.2裸露土壤毛管支持水蒸发
9.2.3土壤总蒸发量
9.2.4土壤总蒸发量的几个实例
9.2.5土壤蒸发的测定法
9.3土壤渗透
9.3.1土壤渗透类型
9.3.2土壤渗透的测定法

第10章地下水运动
10.1概述
10.2地下水平衡
10.2.1地下水平衡计算公式
10.2.2根据钻井断面计算地下水平衡(水平流)
10.3浅层地下水的研究
10.3.1地下水位动态观测
10.3.2地下水流向及流速的测定
10.3.3地下水中溶解态气体的测定
10.3.4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分类法
10.3.5地下水水质评价
10.4地下水流量的测定
10.4.1地下水流量的计算
10.4.2例题

第11章土壤空气研究法
11.1概述
11.2土壤空气容量的测定
11.2.1容重环法
11.2.2气压室法
11.3土壤透气性
11.3.1常压测定法
11.3.2田间压力计法
11.4土壤与大气气体交换
11.4.1碱液吸收法(ⅢTaTHOB)
11.4.2土壤空气交换量测定仪法
11.4.3扩散气体交换测定法
11.5土壤空气组成研究
11.5.1采取土壤气样主要设备
11.5.2土壤空气组成的测定
11.5.3土壤溶液中水汽的测定
11.5.4土壤溶液中溶解气体的测定

第12章土壤热状况研究法
12.1概述
12.2辐射平衡
12.3热量平衡
12.4土壤热交换
12.5土壤热容量的测定法
12.6土壤导热系数的测定
12.6.1球形探头测定法
12.6.2传感器测定法
12.7土壤导温系数的测定
12.8土壤温度的测定法
12.8.1地温计的种类及其应用
12.8.2地温观测
12.8.3地温计的选择及维护
12.8.4土壤解冻及解冻深度的测定

第13章土壤动电性质及氧化还原电位
13.1概述
13.2动电势的测定
13.3土壤渗透势的测定
13.4电阻和自然电势
13.4.1微弱直流电探测法——微弱直流电探测定仪(MKBa3)
13.4.2探坑电测法
13.4.3土壤剖面测定土壤比电阻p
13.4.4电阻测定仪(aCK一1)测定土壤电阻法
13.5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定法
13.5.1土壤鼢的测定仪
13.5.2田间土壤Eh测定

第14章土壤磁学及其研究法
14.1概述
14.1.1土壤磁学发展简要回顾
14.1.2土壤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磁学的基本知识
14.2.1磁场、磁感应强度和磁力线
14.2.2物质的磁化
14.2.3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磁性
14.3我国主要土壤磁化率剖面
14.3.1红壤、黄壤类土壤磁化率剖面
14.3.2东北地区几种主要土壤的磁化率
14.4土壤电磁处理效应
14.4.1磁场对土壤比表面和土壤微结构的影响
14.4.2磁场对土壤持水力的影响
14.4.3磁场对土壤沉降容积、膨胀性的影响
14.4.4磁场对土壤表面电荷和动电性质的影响
14.4.5磁场对土壤黏结力和黏着力的影响
14.4.6磁场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14.4.7“磁性犁”牵引阻力
14.5土壤磁学研究法
14.5.1采集土样及待测土样的备制
14.5.2土壤磁化率的测定
14.5.3土壤自然剩磁的测定
14.5.4土壤-植物的磁处理技术
附录土壤物理学常用参数(节选)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