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青年王阳明:1472-1509

青年王阳明:1472-1509

本书重在考察阳明思想形成的岁月,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
  • 字数: 155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美)杜维明 著;朱志方 译
  • 出版日期: 2017-10-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6073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33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五百年前的(守仁)是儒学传统中很活跃的思想家之一。他生活在十五六世纪的明代中国,其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即使在当代中国仍然有着清澈的回响。但是,阳明的青年时代动荡不安,两次会试落第;在道教的生长术和禅宗的出世实践中找寻生活的意义,半途而废;申斥宦官刘瑾而被停杖,当众受辱;流放贵州,在偏僻地区过着孤独而艰险的生活。与多数有关的作品着力讨论起哲学思想的内涵不同,本书重在考察阳明思想形成的岁月,包含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书中展现出阳明人生有着普遍的启示意义,他通过真诚的努力,想实现一种人格理想,以超越社会和历史的限制。阳明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世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热切的人类关怀。
作者简介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2010年荣休后继续担任亚洲中心资历研究员。在哈佛期间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0年分别当选靠前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靠前哲学学院(IIP)院士。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目录
前言
致谢
导言
第一章探寻
一 家世和出生
二 才华出众的诗人和关心社会的文士
三 军事谋略和政务
四 道士和儒家圣贤
第二章抉择
一 阳明洞里的生存选择
二 禅宗佛学与家庭亲情
三 道家与曾点精神
四 儒学和山东之行
五 北京定终身
第三章大悟
一 同刘瑾作斗争
二 赴龙场途中
三 大悟
四 人际关系的新层面
五 修身的结构
第四章意义
一 知行合一观
二 陆象山的影响
三 朱熹难题
四 格物之争
五 主体性原则
六 知行合一的含义
出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