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中国粮食安全的忧思与出路》一书是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三农”问题,特别是产粮大县与国家粮食安全专题的新成果,研究成果范围包括政策法律、生产技术、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同时,书籍中附有国家政策与规划文件,详细介绍了国家相关政策。
  • 字数: 34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作者: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著
  • 出版日期: 2016-04-01
  • 商品条码: 9787302435730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当下,国内粮食产量和进口量都实现“十二连增”,部分国民对于我国粮食形势过于乐观。《居安思危——中国粮食安全的忧思与出路》一书,集国内农业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针对“三农”问题,尤其是产粮大县与国家粮食安全专题的新成果于一体,详细解析了国内目前的粮食形势,并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给我国的粮食安全敲醒警钟,非常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
《居安思危——中国粮食安全的忧思与出路》一书是集众多专家学者研究“三农”问题,特别是产粮大县与国家粮食安全专题的新成果,研究成果范围包括政策法律、生产技术、社会经济三个方面。同时,书籍中附有国家政策与规划文件,详细介绍了国家相关政策。
作者简介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是独立的社团法人。根据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成立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围绕“研究发展问题,促进经验交流,提供政策依据,推进小康进程,服务中央决策”的发展宗旨,积极主动地开展调研、咨询、出版、宣传、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进行专题研究探讨,总结实践经验,提出对策建议,为中央和地方党政及企业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双倍增”小康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当前着力打造全方位服务平台,多角度、差异化、实举措,为全国城乡和广大会员提供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灵活多样、操作性强的个性化服务,促进全面小康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为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的服务对象是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村和各种新型合作组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上积极进行理论、政策研究,总结宣传各种发展模式,凝聚资源,研究需求,准确定位,打造品牌。
目录
第一篇 政策法律篇 关于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实施800个产粮大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 关于创新构建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建议…………………………………………13 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20 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粮食主产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36 产粮大县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思考………………………………………………49 我国产粮大县县域经济及其城镇化特征研究 ……………………………………59 国家粮食安全的法律保障…………………………………………………………71 构建中国低碳农业法思考——中西比较视角……………………………………78 推进产粮大县城乡统筹发展,强化粮食安全保障………………………………95 增产还是增收?——对产粮大县土地流转效果的调查和思考…………………104 第二篇 生产技术篇 发挥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作用…………………120 基于粮食安全的土壤污染治理对策………………………………………………138 现代农业的微观基础………………………………………………………………149 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主流方向…………………………………………………158 800个产粮大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 175 绿色革命中的科学与政治………………………………………………………… 184 第三篇 社会经济篇 农村可持续发展与规划引导……………………………………………………… 198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 ………………………………………………… 215 产粮大县城乡统筹发展经济与评价……………………………………………… 224 浅议涉农金融服务渠道与体系建设……………………………………………… 233 后记………………………………………………………………………………… 240 附录 国家政策与规划文件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 …………………………… 244 关于印发《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 … 264 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 265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 …… 28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296
摘要
序言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 王巨禄 《居安思危—中国粮食安全的忧思与出路》一书,是我们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专家智库委员会成立半年以来,专家学者研究“三农”问题,特别是产粮大县与国家粮食安全专题的新成果。在该书出版之际,我谨代表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向辛勤从事调研和研究的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通读这部书稿,总的感觉是资料丰富、视野开阔、逻辑严谨、观点鲜明、学术价值较高。全书既有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认识,又有对产粮大县专题不同角度的细化研究;既有对“三农”前沿问题的积极探索,又有丰富的深入基层调研的第一手资料;既有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撑,又有比较权威、详尽的数据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如何保证并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领导干部和实际工作者,均值得一读。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农业现代化而言,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国际化以及生态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标准化的要求,已经成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广大农民增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对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忽视农业生产,轻视国家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中,主要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粮食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战略问题。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已达到一万两千亿斤以上,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仍要居安思危。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粮食安全基础不稳,隐忧尚在。面对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的不可逆;国内农业成本增加过快,粮价大大高于国际粮价的不可控;规模、集约、绿色、标准化生产不达标;新型经营主体和经营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不够快;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任务重、大量中低产农田待改造,全面抵御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强;农业增产不增收致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不够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困难大,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不协调等等,一直在挑战着国家的粮食安全,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多管齐下。但是,研究新情况,深刻拓展这些“不”字后边的发展空间,坚定投资方向,完善创新投资体制和机制,提高投资的精准度,适应新需求,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发力,可能是一个紧迫而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 粮食安全是“三农”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73.64%的800个产粮大县,一直都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这些产粮大县的发展普遍落后,综合城镇化率仅为24%左右,国家级贫困县竟达105个之多。许多产粮大县陷入粮食贡献虽大、地方财政收入却少、农民收入不高、经济越落后的困境。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实地调研,走访有代表性产粮大县的粮食主管部门、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与种粮大户座谈,广泛听取农业专家学者的意见,反复论证,数次邀请长期担任“三农”领导工作的老领导讨论,数十次精心修改, 撰写出了《在十三五时期加快实施800个产粮大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建议》专题调研报告,明确提出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800个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就是基本上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优先解决好产粮大县的“三农”问题就能带动全国“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补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短板”。建议国家应优先实施800个产粮大县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引擎,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是加快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步伐的优先选择;以创新发展理念破解“三农”问题瓶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国家战略的全局看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从根本上巩固和提高产粮大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以完善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布局,探索城市群、大城市与粮食生产区新型城镇化各自定位与功能的再设计,构建跨区域互补型城乡统筹整体发展机制;以协调均衡发展为目的实行差别化政策,重点扶持800个产粮大县的3600万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要在规划的基础上,尽快搞好顶层设计、制度建立、政策指引、实施方案,对项目、资金等作出安排。专题调研报告报送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都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发改委、农业部高度重视。相关分课题的研究也已列入研究计划之中,正逐步实施。 自《关于从“十三五”规划开始实施800个产粮大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建议》专题报告提交中央有关部门并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后,以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专家智库委员会的成立、中国粮食安全与800个产粮大县城乡统筹发展高端论坛和全国产粮大县投资创新高端论坛的举办为契机,在研究会课题组的指导下,智库的专家学者积极制订科研计划并具体责任落实到人,保证了专题分项研究的细化和全面。袁昕院长的《产粮大县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思考 》和陈印军研究员《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动摇》两文,都从宏观层面论述粮食安全的战略意义,各有特色,内容深刻,立意很高,对提升和统一全社会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很有帮助;陈振华所长《农村可持续发展与规划引导》一文,从微观操作层面阐明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颇具现实的指导意义;王立波书记《浅议涉农金融服务渠道与体系建设》一文,结合县域实践、强调创新金融服务功能建设,对解决“三农”资金短缺问题有很多真知灼见;余志刚副教授等《增产还是增收?—对产粮大县土地流转效果的调查和思考》一文,从土地政策层面论述了增产和增收的经济辩证关系,很有独到之处;张从教授《基于粮食安全的土壤污染治理对策》一文、陈文新院士等的《发挥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体在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一文、蒋高明研究员的《生态农业:未来农业的主流方向》一文,从安全生产、绿色发展角度论述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收,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性,多有启迪,令人耳目一新;赵强社主任的《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粮食主产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央视记者王洪明的《800个产粮大县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思考》、喻义洪主任的《产粮大县城乡统筹发展经济与评价》三文,分别从土地管理制度、乡村组织与经营主体创新及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总之,专家学者的研究是用心的,成果是丰硕的。我认为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专家智库工作的开篇是好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经典概括,为保持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农”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直接和间接涉及的环节和领域比较多。从土地控制使用到土壤改良和污染治理,从去库存到调整种植结构,从改进耕种技术到收储加工,从生产精品到品牌推广, 从金融、保险创新到企业化经营管理,从一业为主到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粮食安全到食品安全,从生产和服务标准制定到强化监督管理,从国内生产到走出国门等等,每个阶段、各个领域生产和生活的创新消费都在呼唤着创新供给, 亟需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效益型、科技型、生态型、规模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绿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切实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迫切要求,也是当代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专家智库的各位专家学者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展示聪明才智的空间很大,要努力使我们的科研成果更具有科学内涵,更具有专业水准和学术价值,更能够接地气和利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服务领导机关决策和“三农”的实践中,有更多的使用价值。争取为国家粮食安全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进一步贡献一份力量,为加快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做出新的更多的贡献。这是我的心愿,也是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今后的希望。 2016年3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