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美学原理(第4版)

美学原理(第4版)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杨辛 甘霖 等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0-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1177785
  • 版次: 4
  • 页数: 366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美学原理(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高等教育文科教材
内容简介
《美学原理(第4版)》着重介绍了什么是美学、西方美学目前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美学目前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等内容,并强调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实证、概念与形象的统一,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美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审美分析能力,以益于学生的审美实践发展。
作者简介
杨辛,1922年生,重庆市人,北京大学教授,中华美学学会顾问。早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后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美学原理新编》等(均为合著)。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表彰证书。
甘霖,1925年生,山东曲阜人,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至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1998年离休。主要著作有《美学原理》、《美学入门》、《美学原理新编》(以上均与杨辛合著),另有美学论文十余篇。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出版有《中国美学十五讲》、《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1
第一节什么是美学/1
第二节为什么学习美学/9
第三节怎样学美学/12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15
第一节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17
第二节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24
第三节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根源/29

第三章中国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33
第一节结合善(功利)研究美/33
第二节结合艺术研究美/38
第三节结合现实研究美/46

第四章美的本质的初步探索/52
第一节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生活的本质的关系/52
第二节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55
第三节在自由创造中如何产生美/57
第四节美和生活/62

第五章真善美和丑/65
第一节美和真善的关系/65
第二节美和丑/70
第三节艺术丑/78

第六章美的产生/84
第一节从石器的造型上看美的产生/84
第二节从古代“美”字的含义看美的产生/89
第三节从彩陶造型和纹饰看美的产生/91

第七章社会美/102
第一节社会美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103
第二节社会美重在内容/107

第八章自然美/119
第一节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120
第二节自然美的各种现象及其根源/126
第三节自然美重在形式、自然特征的审美意义/132
第四节自然美在美育上的意义/137

第九章形式美/140
第一节什么是形式美/140
第二节形式美的主要法则/142

第十章艺术美/155
第一节艺术美是艺术的一种重要特性/155
第二节艺术美来源于生活/158
第三节艺术美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165

第十一章意境与传神/185
第一节意境/185
第二节传神/196

第十二章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210
第一节艺术分类的原则/210
第二节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212

第十三章优美与崇高/229
第一节优美与崇高的对比/229
第二节美学史上对崇高的探讨/233
第三节崇高的表现/240

第十四章悲剧/248
第一节悲剧的本质/248
第二节悲剧的几种类型/255
第三节悲剧的效果/261

第十五章喜剧/263
第一节喜剧的本质/263
第二节喜剧性艺术的特征是“寓庄于谐”/269
第三节喜剧形式的多样性/275

第十六章美感的社会根源和反映形式的特征/283
第一节美感的社会根源/283
第二节美感反映形式的特征/291

第十七章美感的共性与个性和客观标准/314
第一节美感的共性与个性/314
第二节美感的客观标准/321

第十八章科学美/328
第一节科学美的概念/329
第二节科学美的客观存在/331
第三节科学美在创新知识中的作用/334
第四节科学美与艺术美的融合/339
第五节科学美随科技进步而发展/347
结束语/354
学书目/359
插图索引/361
作者简介/36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