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国情怀 个人言说与集体救赎

家国情怀 个人言说与集体救赎

  • 字数: 414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 作者: 聂茂 著
  • 出版日期: 2018-11-01
  • 商品条码: 97875487303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6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圈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共7部专著、300余万字,作者十年磨一剑,立足世界文学,对包括文学湘军在内的中国作家在历史进程中书写和记录中国人民伟大实践的很好作品进行总结和阐释,充分展示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家的心路历程、艺术追求和理想情怀。《家国情怀(个人言说与集体记忆)/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以中国经验与湘军文学的赓续与发展为主线,通过时光的盛宴、文学的激情、苦难的涛意、成长的伤痛、正义的高地、涛歌的风度、盛开的涛情和学理的价值等八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以来湖南文学创作群体无论是个人言说抑或是集体记忆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风貌和审美特质,多方面探讨了文学湘军在优选化语境下书写中国经验与中国价值所凸显出来的精神刻度与家国情怀,是湖南文学乃至整个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新收获。
作者简介
聂茂,原名陈庆云,湖南祁东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小说学会副会长,湖南省视觉艺术评论委员会副会长,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首批入选者,国家社科基金通汛评委,鲁迅文学奖评委,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出版各类文学著作40余部,获1998年“湖南省青年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创刊45周年散文大奖”等。1999年3月出国留学,2003年8月获博士学位,2004年7月学成归国,被中南大学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同年9月由助教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含重大课题2项),获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有作品译介到国外。
目录
绪论:家国情怀的文化想象与符簇表达
章时光的盛宴
节韩少功:向人间发出自己的光芒
第二节残雪:永不疲惫的艺术复仇者
第三节谭谈:让灵魂根植于时代大潮中
第四节孙健忠:文学的图腾与信仰
第五节水运宪:拓荒牛精神与悲悯情怀
第六节彭见明:古典意境与现代意义的融合
第七节蔡测海:集体记忆的民族镜像
第八节聂鑫森:文学山林的忠诚守护者
第二章文学的激情
节文学世界中的“希腊小庙”
第二节欲望原态与人性深处的疼痛
第三节红色符制的命运悲歌
第四节城市之镜的繁华与苍凉
第五节平民英雄与湖湘精神
第三章苦难的诗意
节“零过程叙事”的价值指归
第二节政治话语诠释下农民形象之重塑
第三节生存的智慧与苦难的温情
第四节乡村叙事的诗情与自信
第五节灵魂的救赎与美的追寻
第四章成长的伤痛
节人性的遮蔽与成长的隐痛
第二节中国社会的成长之伤
第三节面具化成长的青春哀伤
第四节无处安魂的漂泊与迷离
第五节青春的挽歌
第五章正义的高地
节领袖的人格光芒
第二节政治场域的生态魅影
第三节审美的正义与创作的隐喻
第四节灵魂的温度与文化的记忆
第五节历史的追问与人性的回归
第六节红色记忆与家国情怀
第六章诗歌的风度
节人民诗歌的风度之美
第二节作为记忆和遗忘的诗写
第三节民族史诗的隐喻与镜像
第四节跃出诗外的意义之镜
第五节从生活的泥土中开出花来
第六节站在泥泞的土地上歌唱
第七章盛开的诗情
节都市生活中的乡村候鸟
第二节言与志:自然抵达
第三节衡阳诗群的漂泊性与乡土性
第四节灵魂深处的颤动
第八章学理的价值
节审美创新:一种基本的话语立场
第二节核心价值与人文关怀的个体言说
第三节电视的文学化与文学的电视化
第四节湖湘视域中“美”的追寻
第五节回归文学思潮的历史本身
第六节政治叙事的学理与立场
第七节文学湘军的中国坐标
结语以世界视野书写中国经验与中国价值
参考文献
总跋:阳光多灿烂,生命就有多灿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