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教育领域学习分析

教育领域学习分析

本书的教育分析领域的最新著。作为构建新兴的学习分析领域提供概念框架,确定学习分析领域的核心问题,讨论与之相关的技术工具、方法、政策,以及学科点建设,阐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原则和案例。
  • 字数: 24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戴维·涅米 等 编 韩锡斌,韩赟儿,程建钢 译
  • 出版日期: 2020-06-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4594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632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的教育分析领域的最新著。作为构建新兴的学习分析领域提供概念框架,确定学习分析领域的核心问题,讨论与之相关的技术工具、方法、政策,以及学科点建设,阐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原则和案例。
内容简介
《教育领域学习分析》为全面系统论述学习分析(learning analytics)的新专著,汇集了来自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北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圣迭戈分校、马里兰大学等名校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来自硅谷教育机构和企业一线业界专家的实践探索经验。书中梳理了学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论证了学习分析的价值和意义,从多个方面揭示了学习分析对教育教学的变革作用,如促进学习者投入、提升学生学业成就、增强多元学习评价等,讨论了学习分析的隐私、伦理及相关政策问题,展示了学习分析的实践应用。《教育领域学习分析》是教育领域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新尝试,为学习分析领域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实践指南和应用案例,对深度理解学习的过程,以及技术带给学习、教学及其评价的机会和挑战都有重要的意义,对各个层次和类型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程建钢博士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技术学学科负责人。于199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进入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和留校工作,从事分布式并行计算与工程应用研究(云计算)至2004年,1999年跨学科作为教育技术学科导师指导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属于典型的工学、理学、教育学多学科背景学者,其系统工程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联系实践的做事准则,快速促进了清华大学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兼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编制专家组组长,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前言
概述
第一章 学习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摘要
第一节 核心概念形成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第二节 数据、数据分析和经验记录
第三节 理解学习分析的四个理论和方法框架
第四节 正在出现的“数字海洋”
第五节 理解情景:文化、历史和相关活动体系
第六节 理解证据性原理:以证据为中心的设计
第七节 数据分析与探索性数据分析
总结——依靠流沙下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础教育领域学习分析的价值
摘要
第一节 理想的证明案例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第二节 两个证明案例
讨论和结论
作者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学习分析提升学生学习持久性
摘要
第一节 可用且有用的学习分析
第二节 学习持久性:操作性定义
第三节 学生能学会坚持吗?
第四节 什么影响了学习持久性?
第五节 支持在线学习的持久性
第六节 有效性问题
作者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多模态学习分析增强基于开放性学习任务的评价
摘要
第一节 多模态学习分析的研究动机
第二节 新型评价方法与技术领域现状
第三节 开放性学习任务评价的案例研究
结论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基于学习分析的学习者建模促进学习者投入
摘要
第一节 为什么对学习者建模
第二节 对于学习者和学习生态的哪些方面建模
第三节 如何测量学习和学习生态系统
第四节 学习者建模的目标与挑战
第五节 如何构建学习者模型
总结:未来工作的建议
作者注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课堂学习中的话语分析
摘要
……
第七章 改革机构审查委员会促进学习分析生态发展
第八章 实施学习分析所需要的政策支持与能力建设
第九章 理解不同教育实践中的学习分析
本书主编简介
各章作者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