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赋能 新创企业的成长课

赋能 新创企业的成长课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程天纵 著
  • 出版日期: 2019-04-01
  • 商品条码: 97871114858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讲商业的天机,谈管理的纵论,说职场的诚意。作者首度与大家分享他30多年职业经理人的经验,谈他对高科技产业的领悟;点破传统产业、科技业、新创者共同面临的困境,提出自己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如果你是面临困境的企业家,这本书带你重新思考科技产业经营的新常态。如果你是奋力跃升的创业者,这本书带你了解从“创新”到“创业”的关键。如果你是引领团队的经理人,这本书带你体悟“领导”与“管理”的真谛。如果你是放眼世界的布局者,这本书带你掌握时代趋势的变化与未来可能性。
目录
序言
序章从退休到创客创业
PART1
创业CEO必读
章 看自己的“短板”,看他人的“长板”/2
创客“空间”的兴起/2
创业:看自己的“短板”,看他人的“长板”/3
第2章 一个创始团队成员该有怎样的气质/4
新创企业的共同问题:创始团队/4
创始团队的组成:“长板”“短板”“三补一同”/5
创业团队比较致命的问题之一: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6
第3章 新创企业组织背后的学问与用人之道/7
“客户”和“用户”的区别/7
组织的特性/9
第4章 MBO、TQM、KPI、BSC等大公司用的管理方法,对于新创公司有何借鉴/11
目标管理/12
全面质量管理/13
关键绩效指标/14
价值链/15
TQM的衰落/16
平衡计分卡/18
企业再造/19
我学到了什么/20
未来的挑战/21
第5章 产品观/22
发明与创新:找对方向的三个原则/22
亦竞亦合,看产品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27
产品如何进行目标市场定位/29
第6章 市场观/31
初创团队如何选择产品市场/31
选择适宜的市场/32
第7章 产业观/33
从华为击败高通,获选5G编码标准,谈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故事/33
东行记:说说我在日本观察到的机器人技术以及创客空间/37
东行记后续:一份日本三家工业机器人公司的拜访总结报告/41
在外骨骼科技领域中,全球领先的公司有哪些/45
双创周过后谈创新与创业,3DRobotics和大疆是最好的例子/48
科技会取代人类的工作吗?先解决劳动力结构与远见问题/54
第8章 人生观/60
不管你相不相信命运,都要拒绝被命运掌控/60
世间处处有,人后样样无:谈所谓“大师”/63
PART2
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
第9章 领导力/68
真正的人生赢家,是先懂得要输什么的人/68
在践行“管理”与“领导”的过程中,该如何寻找平衡点/70
储备领导人才与成为领导者的经验/73
管理心法:改革、专业、关怀、赢得尊敬/78
透明的沟通:建立企业内共识的重要利器/82
企业经营和以人为本,孰重孰轻/87
企业之所以要坚持以人为本,是因为人远比设备重要/90
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客户的满意最终都取决于快乐的员工/94
用“心”鼓励员工改过,解决管理问题/98
改变人心:领导力的最高境界/104
在大企业中生存的“撞墙理论”/107
0章 经理人素质/112
30多年职业经理人给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的提醒和建议/112
当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背道而驰时,我们该如何抉择/116
你听到的真话越来越少,听不到真话的组织是不会成长的/118
为什么职位越高的人,越要模棱两可/125
如何定义与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129
洋葱圈架构:企业文化建立的理论基础和模型/131
1章 销售管理/136
资产、成本与效率间的权衡,跨国企业的想法可能跟你完全不一样/136
排序、交换与平衡:谈判的赢家是懂得先输的人/139
掌握“四两拨千斤”的回应技巧:讲述两个管理小故事/143
“偷鸡也要蚀把米”/146
对于顾客的“杀价”行为,销售人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148
2章 组织管理/153
企业组织设计与管控:谈我在一年内让富士康旗下FIH转亏为盈的经历/153
在中国惠普的那六年:打造学习型组织,在循序渐进中做好员工培育和发展/158
奖惩与绩效:新手企业主管不可或缺的观念与工具/161
照着管理理论带员工,却得不到成效/164
从根源解决问题,不要只“打补丁”/167
从“不拉马的兵”谈企业中的无用习性/170
时间都去哪儿了/172
为什么大企业会做更多虚工/176
PART3
冲破企业创新的迷局
3章 产业变迁/180
从半导体产业的变化看,台湾似乎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180
我去了一趟猎豹移动台北总部,聊了聊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台湾经济,感慨IT行业与人才的变迁/183
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企业融合:惠普并购阿波罗电脑的故事/185
谈谈惠普和德州仪器的企业文化差异/190
亚洲制造移回欧美真的好吗?这里有些不一样的看法/194
4章 精益制造之我见/199
创造利润的良方:从节流、高效降低成本/199
电子代工业怎么创造更高的市值和利润?单靠降低成本恐怕还不够/202
以制造业思维看合理化经营:成本中心与费用中心的侧重差异/206
这家企业的生产线,用着iPad、三星电视、机器人和无人车/209
跨界才能创新:谈谈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211
5章 企业转型/215
科技老将应走出黑洞,化经验为转型创新的资产/215
在电商风口浪尖中,传统线下渠道如何翻身:助力赛博成功转型/220
谈“创二代”:从守成、布局,到放手改革/222
传统产业公司面对网络浪潮:奥地利老牌企业的经验/228
坦诚、尊重、妥协: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成功案例/231
后记/241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