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

系统介绍管理管理会计理论,全面分析合理的量化工具与方法,大量表格、图表、图片和举例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叶陈云 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541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2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叶著的这本《管理会计(量化工具与方法)》主要内容分为四篇,靠前篇介绍了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包括管理会计内涵、历史、特征与规则要求;第二篇介绍了管理会计常用的计量与报告的技术和方式;第三篇介绍了管理会计实践中主要可应用的领域与可选择应用的计量方法;第四篇介绍了我国企业未来管理会计发展、创新的趋势与应用前景。本书写作与表述的方式新颖、灵活,便于读者深入地阅读与了解;介绍的内容全面,且贴近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现实需求,便于读者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与选择使用。
作者简介
叶,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会计师,已参编译著图书10余部,在靠前公开出版的核心和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了三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与控制机制、公司战略管理理论创新模式比较。
目录
前言

第一篇管理会计入门篇:总体概要扫描
第1章走近“神秘的会计家族”:管理会计的定义与内涵
1.1企业组织会计及其主要工作内容
1.2当代会计大家族与管理会计小家庭
1.2.1当代会计大家族
1.2.2管理会计小家庭
1.3管理会计的含义及核心内容
1.4管理会计的主体与服务目标
1.4.1管理会计的主体及其能力要求
1.4.2管理会计的服务目标
1.5管理会计工作的内容与主要用途
1.5.1管理会计工作基础:“三多”信息源
1.5.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1.5.3管理会计的主要用途
第2章了解“别样的会计历史”:管理会计的前世与今生
2.1前世旧容颜:初级管理会计(萌芽期)
2.1.1管理会计的诞生与萌芽
2.1.2管理会计的初级形式:执行型管理会计
2.2曾经靓面貌:中级管理会计(成长期)
2.3如今新时尚:高级管理会计(成熟期与创新期)
第3章认识“独特的会计特质”:管理会计的特征与形式
3.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一回事吗
3.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3.3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3.3.1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内容差异
3.3.2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学科差异
3.4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与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形式
3.4.1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
3.4.2管理会计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形式
第4章把握“清晰的会计框架”:管理会计的原则与规范
4.1管理会计假设与原则的内涵界定
4.1.1管理会计假设
4.1.2管理会计原则
4.2管理者确立管理会计原则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4.2.1影响因素之一:管理会计信息的特征
4.2.2影响因素之二:管理会计工作的目标
4.2.3影响因素之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4.3管理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需坚持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4.3.1第一类管理会计原则:用于管理层决策与考评方面的管理会计原则
4.3.2第二类管理会计原则:用于执行层控制方面的管理会计原则
4.3.3第三类管理会计原则:用于处理作业层管理会计信息时应坚持的工作原则

第二篇管理会计基础篇:基本技术浏览
第5章何谓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1企业有效管理会计信息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5.1.1什么样的会计信息才是有效的管理会计信息
5.1.2企业提供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的关键影响因素
5.2高质量管理会计信息的判断标准
5.3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
第6章如何获取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基本工作程序
6.1管理会计工作程序的主要内容与环节
6.1.1我国企业管理工作通常包括哪些必要程序
6.1.2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应包括哪些环节与内容
6.2处理管理会计信息应采取哪些必要操作步骤
6.3管理会计信息的基本内涵与获取路径
6.3.1什么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6.3.2相关方通过哪些途径与方式来获取管理会计数据与资料
第7章怎样精确计量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计算公式展示
7.1计量管理会计信息的计算公式主要应用领域
7.2确定企业成本会计指标涉及的计算公式
7.2.1计量变动成本信息的计算公式
7.2.2计量历史成本信息的计算公式
7.2.3计量作业成本信息的计算公式
7.2.4计量标准成本信息的计算公式
7.3企业盈亏平衡专项分析领域涉及的计算公式
7.4企业预测与决策领域涉及的计算公式
7.4.1计量经营预测活动信息的计算公式
7.4.2计量生产组织决策活动信息的计算公式
7.4.3计量存货决策活动信息的计算公式
7.4.4计量投资决策活动信息的计算公式
7.5企业业绩考核与评价领域涉及的计算公式
7.5.1企业主体业绩考核与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7.5.2责任中心主体业绩考核与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第8章如何应用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基本方法介绍
8.1管理会计方法的作用平台:管理控制系统
8.2管理会计方法的内涵与应用形式
8.2.1什么是管理会计方法
8.2.2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中可选用的管理会计方法类型
8.2.3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8.3管理会计方法应用基础与注意的问题
8.3.1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与管理会计方法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8.3.2企业管理层运用具体管理会计方法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三篇管理会计实战篇:应用方法掌握
第9章管理会计核心能力的应用领域与方法
9.1管理会计应用领域之一:如何客观地解析过去的会计信息
9.1.1管理会计分析诀窍之一:细心整理既有管理会计资料
9.1.2管理会计分析诀窍之二:客观分析获取的业财信息
9.2管理会计应用领域之二:如何科学地规划未来的经营行为
9.2.1管理会计规划方式之一:理性地进行营运期间计划的预测(系统化预测分析)
9.2.2管理会计规划方式之二:谨慎地做出不同运营管理的决策
9.3管理会计应用领域之三:如何准确地控制当前的运营活动
9.3.1运营活动控制方法之一:适当确定运营控制指标
9.3.2运营活动控制方法之二:精确进行存货控制管理
9.3.3运营活动控制方法之三:积极推进高效成本控制
第10章管理会计拓展能力应用领域与方法
10.1责任管理会计内涵与落实措施
10.1.1责任会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10.1.2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与报告
10.1.3责任会计的落实措施
10.2绩效管理会计理论及应用模式
10.2.1企业绩效评价系统与应用流程
10.2.2企业绩效评价模式内容与方法
10.3战略管理会计内容与实践方法
10.3.1战略管理会计的背景与内容
10.3.2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实践方法
10.4环境管理会计思想与应用方法
10.4.1环境管理会计的基本思想
10.4.2环境会计的绩效评价方法
10.4.3环境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法

第四篇管理会计创新篇:增值效益创造
第11章如何发挥管理会计功能增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效能
11.1整体认识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系统间的内在关系与互动规律
11.1.1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三者间的内在关系
11.1.2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系统的异同点
11.1.3如何客观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内在联系
11.2正确选择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相融合的思路与方法
11.2.1诊断与认清企业经营中的内部控制缺陷与管理会计问题
11.2.2积极推进建立与完善适合企业环境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11.2.3不断推动企业的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的融合
11.2.4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处理能力
11.2.5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全程监督与持续改进
第12章如何利用管理会计技术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12.1正确理解管理会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异同及其互动关系
12.1.1准确把握企业管理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12.1.2深入认识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
12.1.3全面剖析企业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互动关系
12.2积极利用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12.2.1处理管理会计信息需要运用哪些专门技术方法
12.2.2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的运用对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影响
12.2.3会计人员适当运用管理会计技术方法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附录A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附录B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附录C财政部: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附录D管理会计: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
参考文献
摘要
前  言对于大多数企业管理和会计领域的理论研究者与实务工作者而言,管理会计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中,管理会计及其系统都曾经在不同类型的企业里得到实验、实践与推广,并且取得了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比如,在成本控制方面创立了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质量成本法;在决策方面设计了货币时间价值法、本量利分析法和长短期决策分析法;在战略与规划方面推出了战略合理会计、预测分析法、全面预算管理和平衡计分卡;在约束与激励方面创立了责任会计法和综合绩效评价法。这些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为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效率的提高,为这些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与经济收益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相比,在西方国家里,企业建立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往往比较健全,管理会计的整体应用水平比较高。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地位比较尴尬。它在企业里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往往总是“站”在财务会计的身后,长期默默无闻,难以给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很多企业内部人士而言,管理会计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因而它长期被众多企业管理层所忽视、轻视或怠慢。但是实际上,在对企业管理的贡献程度和控制方面,企业管理会计客观上具有其他类型会计无法替代的职能和作用。比如,管理会计具备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与评价等特有的功能(财务会计无相应功能);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管理会计应用的目标与范围更加广泛。综上所述,时至今日管理会计并未在中国内地企业得到普遍化、实质化的实践与全面化的推广,相当比例的中国企业管理层推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内在动力不足,培育管理会计系统的内在环境和外在土壤也似乎不够成熟。
    那么,为什么管理会计会突然间在中国大地上“热起来”或“火起来”呢?最直接的导火线是2014年3月财政部部长上任后的一次讲话。他在讲话中谈到,管理会计是我国企业会计发展中的短板,需要通过发展管理会计打造出我国会计的升级版。而且,他还认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会计是财政的组成部分。从这些讲话可以看出,财政部已经把管理会计的地位提得很高了。如果我们把它重新解读,可以说会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一部分。紧接着,财政部又添了两把“火”:第一把“火”是在2014年10月27日,正式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二把“火”是在2016年1月7日发布了新中国管理会计发展历史上第一个政府性行业实务指引——《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征求意见稿)》及《管理会计基本指引起草说明》。可以说,管理会计已经获得了政府层面的强大支持,已经取得了发展管理会计需要的有利外部环境(上层建筑)支持。于是一时之间,我国管理会计就变得大热起来,变得时髦起来,似乎一夜之间就“黄袍加身”“光芒四射”,一下子就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了。是不是管理会计这个曾经的“丑小鸭”,在如今中国企业组织里就一定会变得“高、大、上”或者“无处不在”呢?管理会计是否能够承担得起改善管理政府治理水平如此重大的责任和荣誉呢?或者管理会计真的就可以“无所不能”,完全代替企业管理控制系统吗?最终的答案可能并非如此,也就是说,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未来可能并不像那些对其寄予厚望的人所想象的那般乐观。因为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在经济处于新常态的复杂环境里,管理会计的发展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方面的力量推动与影响,不一定会那么顺利地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并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绩效获得最终成功。因而,推动中国管理会计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比如,需要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价值的深刻理解与高度重视,需要更多的理论界学者深入研究与积极总结。
    本书的写作目的正是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对过去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教训与收益,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规律认识,为未来更多中国企业建立与完善管理会计系统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对管理会计发展趋势与创新观念的描述,笔者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企业管理会计乃至管理控制系统的转型升级,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充分的实践依据和有价值的智力支持。
    本书内容按照管理会计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成管理会计入门篇、管理会计基础篇、管理会计实战篇和管理会计创新篇四大部分,分别通过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传统到创新等路径,清晰且浓缩地阐述了笔者就当今商业世界中已有的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所提出的特定思想与观点精华,介绍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中需要运用的最常用、最基础和最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法。
    为了帮助那些对管理会计有兴趣和需求的企业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以及各位亲爱的读者朋友能够系统、完整、方便、快捷地了解,理解和运用企业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笔者试图通过轻松活泼的结构形式(比如,借助大量各式各样的图形、图片和表格等)介绍当今管理会计的精髓与技巧,为企业组织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