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点亮人生

点亮人生

6岁前很重要的事,助力父母和幼教工作者建构良性的早期阅读模式
  • 字数: 2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 作者: 周兢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11-01
  • 商品条码: 978755072038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既详细论述了3-6岁儿童阅读的意义、概念、内涵、发展特点、儿童阅读的特质,又清晰地介绍了适合3-6岁儿童阅读的图画书的种类,更具体地提供了亲子共读的方法与多种阅读指导策略;既站在靠前视野和理论研究的高度谈论早期阅读问题,澄清各种误解,又通过大量的图片和鲜活的实例,让所述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便于读者理解和操作。无论读者对早期阅读领域的哪些问题更感兴趣,更愿意从哪个角度去阅读该书,都会收获颇丰。
作者简介
周兢,美国康涅狄克学院儿童发展系硕士,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靠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其中包括《靠前学前教育政策比较研究》(2013),《幼儿园的语言教育》(2012),《汉语儿童语言研究》(2010),《汉语儿童语言发展研究——靠前儿童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发展》(2009),《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2007),Pragmat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Young Children from 14 Months to 32 Months(2002)等。学术成果先后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很好成果三等奖等其11项(次)。2009年以来先后获上海市“育才奖”和全国宝钢很好教师奖。曾应邀在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墨尔本大学、香港大学和新加坡教育部等地演讲。
目录
PART1在早期阅读中促进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
第1节认识早期儿童的“阅读脑”
第2节理解早期儿童的“阅读眼”
第3节增强早期儿童的“阅读耳”
第4节培育早期儿童的“阅读手”
PART2帮助儿童建立自我成长机制的图画书阅读
第1节图画书与儿童的自我成长机制
第2节告诉我“我是谁”——图画书与儿童的自我认知
第3节谁能了解我的悲与喜——图画书与儿童的情绪管理
第4节怎样做才是对的呢——图画书与儿童自我管理
PART3帮助儿童建构社会关系的图画书阅读
第1节图画书与儿童的社会性成长
第2节图画书与儿童亲子关系建设
第3节图画书与儿童同伴关系构建
第4节让孩子在阅读中发现与成长
PART4帮助儿童架构认识世界彩虹桥的图画书阅读
第1节儿童从阅读科学知识类图画书走向认识世界
第2节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理解需要关注哪些要点
第3节帮助3-6岁儿童选择合适的科学知识类图画书
第4节指导3-6岁儿童阅读理解科学知识类图画书
PART5支持儿童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指导策略
第1节3-6岁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内涵
第2节儿童自主阅读能力培育的指导原则
第3节支持儿童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指导策略
PART6拓展儿童阅读理解过程的指导策略
第1节正确看待学前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
第2节在共读中支持儿童图画书的理解过程
第3节帮助孩子在阅读中拓展理解内容经验
PART7提高儿童早期读写能力的指导策略
第1节在阅读图画书过程中学习早期读写
第2节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第3节促进儿童早期读写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
附录
摘要
前言大量研究表明,即使孩子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亲子共读重要性却不容忽视。亲子共读能激发孩子对书籍的喜爱,能让孩子在与成人建立亲密互动关系时,发展读写能力。阅读大大扩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世界,让孩子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情境下,学习友谊、解决冲突和问题。不仅如此,大量的研究还提供了丰富的证据:阅读能够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词汇、语法的正确使用,讲故事以及解释事物的能力。和成人一起阅读,儿童能有机会获得知识,去理解人们的行为、了解我们身边的世界、明白事物运行的规律、知道人们应该如何表现得体。书籍的主题和内容,延伸了儿童好奇心的领域,大幅度地提供了很多除了阅读无法学习到的知识。亲子共读强调了一个容易被人们遗忘的事实:读写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可能会认为,优秀的阅读者是那些蜷缩在角落里,与一本书独处的人。确实,很多优秀的阅读者经常会这么做。但那些最优秀的阅读者,通常把读书看作一次对话的机会——与作者对话、与作者描绘创作的角色对话。最好的阅读者不仅阅读书籍,他们更审视书籍。我们并不是为了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书籍中描述的一切而学习阅读;实际上,我们阅读的目的,正是为了批判、评价和质疑小说家们设置场景的可靠性,质疑记者们陈述事实的准确性。这些质疑、求索、批判和评价的过程,正是亲子共读的重现。家长提出问题——这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猜猜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觉得他为什么在哭……这些问题促进孩子们对图画书的理解,形成互动式的阅读。很快地,孩子开始能自己讲述故事,甚至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年幼的孩子在与成人的亲子共读中,了解了一个深刻的真理:“阅读”的核心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亲子共读时的社会性互动,为解决阅读理解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从书本中获得学习的能力,做好了铺垫。在今天这个复杂、全球化、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们所知道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来自阅读。在一个更简单的世界里,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需要知道的,并向他们展示生存所必需的能力。在如今的世界里,我们已不能这么做,为此,我们要确保孩子掌握了足够的阅读能力,能从阅读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以一种互动的形式来处理文本,准确地说,就是那些高质量的亲子阅读中成人可以使用的策略: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大声朗读之后,向孩子提问以了解孩子的理解程度,鼓励孩子去猜测和预测故事,主动引发孩子的评价和预估。甚至对于刚刚开始学习词汇或汉字的低龄儿童,亲子共读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深刻、复杂的内容。凯瑟琳?斯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国际著名儿童语言与阅读发展教育权威专家,前美国教育学会会长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