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血管腔内技术 腔内血管外科的导丝及导管技术(第3版)

血管腔内技术 腔内血管外科的导丝及导管技术(第3版)

  • 字数: 477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彼得·A.施奈德(Peter A.Schneider) 著 李震,(美)张玮,吴继东 译
  • 出版日期: 2019-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53772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2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血管腔内技术:腔内血管外科的导丝及导管技术(第3版)》多年来一直是微创血管外科培训的指南,现在已经完全更新和修订。第3版中的新内容包括: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
全新的第3部分,主要探讨前沿的血管腔内技术
先进的血管腔内治疗手段,包括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设备
胫动脉
手术间的布置和手术的前期准备工作
器材库存的获取和管理,以及围手术期的管理
新的工具和设备(包括高级成像技术)以及使用方法
低温球囊、斑块旋切术、支架植入术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周围动脉弹簧圈
各种血管类型的造影技术
大血管支架和颈动脉分叉支架
闭塞再通术
《血管腔内技术:腔内血管外科的导丝及导管技术(第3版)》中精编、更新的内容反映了临床医生自身技能的进步;文字部分通俗易懂,配合清晰、简明的插图,能够为经验丰富的医生及初学者提供良好的实用指南。
目录
第1部分 腔内血管技术的基础
第1章 腔内血管的概念
1.1 实用腔内血管技术
1.2 血管病治疗的再创新
1.3 资格认证
选读文献
第2章 手术准备和手术室设置
2.1 为成功做好准备
2.2 评估病例
2.3 穿刺前的准备
2.4 经皮穿刺还是切开?
2.5 工作环境
2.6 设备
2.7 设施和手术室设置
选读文献
第3章 建立经皮血管通路
3.1 经皮穿刺点的选择及相关问题
3.2 选择你的方法
3.3 动脉通路的解剖
3.4 经皮逆行穿刺股动脉
3.5 微穿刺技术
3.6 经皮顺行穿刺股动脉
3.7 经皮穿刺无搏动的股动脉
3.8 近端血管通路
3.9 经皮穿刺肱动脉
3.10 经皮穿刺人工血管
3.11 超声引导下穿刺
3.12 穿刺部位并发症
3.13 可供选择穿刺部位的总结
选读文献
第4章 基本血管鞘入路
4.1 基本血管入路步骤
4.2 血管入路的保护措施
4.3 怎样放置鞘管?
4.4 何时需要扩张器?
4.5 基本尺寸问题
4.6 何时使用荧光透视
4.7 关于血管鞘
第5章 导丝-导管技术
5.1 导丝-导管技术是腔内血管外科的基础
5.2 掌握导丝
5.3 导丝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5.4 实用导丝种类
5.5 导管的介绍:交换导管、造影导管和选择导管
5.6 应该使用何种动脉造影导管?
5.7 导管头部形状决定其功能
5.8 操控导管
选读文献
第6章 小平台导丝和单轨系统
6.1 小平台导线和单轨系统的发展系统
6.2 单轨系统与同轴系统有何不同?
6.3 单轨系统有哪些优、缺点?
6.4 快速交换系统的使用原则
6.5 如何选择手术的最佳平台?
第7章 导丝和导管通路
7.1 手术的目的决定导丝-导管的行程
7.2 导丝-导管的结合
7.3 通过动脉的病变
7.4 顺势通过弯曲的动脉
7.5 长距离:穿刺点较远
7.6 通过动脉瘤
选读文献
第8章 图像:未来成功的关键
8.1 影像与最佳治疗联系紧密
8.2 图像质量
8.3 X线影像的产生
8.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8.5 成像技术对最佳分辨率的影响
8.6 何时使用路图及其是如何工作的
8.7 自动的高压注射器
8.8 高压注射器注射与手动推注的差别
8.9 对比剂(造影剂)
8.10 如何了解你的导管-导丝的位置
8.11 放射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
8.12 X线影像设备
8.13 X线影像的技术条件
8.14 放射暴露与防护
选读文献
第9章 选择性插管
9.1 太多选择
9.2 头臂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9.3 内脏及肾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9.4 主髂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9.5 腹股沟下方动脉的选择性插管
9.6 旁路人工血管的选择性插管
选读文献
第10章 动脉造影术
10.1 动脉造影是为确定治疗策略,不是为诊断
10.2 动脉造影的未来
10.3 动脉造影术所需物品
10.4 动脉造影术的治疗策略
10.5 动脉造影术前需考虑的问题
10.6 动脉造影术前评估
10.7 决定穿刺部位
10.8 导管置入
10.9 注射对比剂和图像采集
10.10 动脉造影术顺序
10.11 头臂动脉造影术
10.12 胸主动脉造影术
10.13 内脏动脉和肾动脉造影术
10.14 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的动脉造影术
10.15 肾下腹主动脉造影术
10.16 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造影术
10.17 下肢有流出道的肾下腹主动脉造影术
10.18 病变显示:特殊投射角度
10.19 压力测量
10.20 动脉瘤的动脉造影术
选读文献
第11章 确立治疗策略:穿过病变
11.1 三种病变类型
11.2 穿过狭窄处
11.3 穿过闭塞处
选读文献
第2部分 腔内血管疾病的治疗
第12章 腔内血管疾病治疗策略
12.1 腔内血管技术
12.2 腔内血管疾病治疗的影响
12.3 腔内血管疾病治疗的步骤
12.4 一个经济的治疗模式
12.5 腔内血管疾病治疗的未来
12.6 治疗方式的选择:腔内治疗临床应用的曲线
12.7 腔内治疗的路径
12.8 诊断性造影转变为腔内治疗
第13章 腔内血管工作场所
13.1 我们工作的场所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
13.2 手术室与介入室
13.3 固定式与便携式造影机
13.4 理想的血管工作室
13.5 将手术室转化为血管工作室
13.6 器材库存
选读文献
第14章 腔内治疗的通路
14.1 尽量建立简单的通路
14.2 通路大小的考虑
14.3 特定器械满足特定需求?
14.4 治疗期间放置血管鞘的一般原则
14.5 什么时候需应用导引鞘或导引导管
14.6 远端分支血管放置鞘管
选读文献
第15章 腔内治疗使用的药物
15.1 镇静和镇痛药物
15.2 局部麻醉用药
15.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5.4 抗凝剂
15.5 血管扩张剂
15.6 对比剂过敏的治疗
第16章 球囊血管成形:微创的自体血管重建
16.1 球囊扩张导致(不)可控的夹层
16.2 关于球囊导管
16.3 血管成形术手术过程
16.4 球囊选择
16.5 何时使用单轨系统
16.6 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的辅助器材
16.7 血管鞘的选择和放置
16.8 球囊的准备和置入
16.9 球囊扩张
16.10 撤出球囊和最终血管造影
选读文献
第17章 腔内治疗使用药物
17.1 预防麻烦比处理麻烦容易
17.2 处理多发病变的策略
17.3 什么样的病变需要预扩张?
17.4 什么样的病变容易发生栓塞?
17.5 什么样的病变容易形成夹层?
17.6 球囊成形术时的疼痛问题
17.7 关于血管痉挛
17.8 穿刺处血栓的预防
17.9 球囊成形术过程中疑难情况的处理
17.10 动脉破裂的处理
17.11 远端栓塞的处理
17.12 急性闭塞的处理
第18章 支架:腔内血管重构
18.1 支架的影响
18.2 支架的选择
18.3 支架的指征:既定的或选择性支架植入
18.4 什么样的病变应该置入支架
18.5 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技术
18.6 自膨式支架植入技术
18.7 什么病变放置什么样的支架?
18.8 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支架
18.9 专业技巧
18.10 支架植入的急性并发症
18.11 支架植入的慢性并发症
选读文献
第19章 肾下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和髂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的建议
19.1 主动脉
19.2 主动脉分叉
19.3 髂动脉
19.4 髂动脉同侧逆行穿刺入路
19.5 髂动脉经对侧穿刺入路
选读文献
第20章 腹股沟以下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的建议
20.1 股浅动脉和腘动脉
20.2 同侧顺行法进入股浅动脉和腘动脉
20.3 股浅动脉及腘动脉翻山介入法
选读文献
第21章 对腔内治疗挽救既往重建血管的建议
21.1 既往腔内血管重建: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
21.2 腹股沟下血管旁路
21.3 解剖外旁路:腋-股动脉和股-股动脉旁路
21.4 同轴的主髂动脉病变的血管重建:主-股动脉旁路、髂-股动脉旁路、主-髂动脉旁路
选读文献
第3部分 腔内血管技术的进展
第22章 腔内治疗的新设备及使用方法
22.1 微导管
22.2 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22.3 斑块切除术
22.4 低温球囊
22.5 激光器
22.6 药物洗脱支架
22.7 切割球囊
22.8 外周覆膜支架
22.9 溶栓
22.10 远端保护装置
第23章 头臂干动脉介入
23.1 颈动脉分叉
23.2 无名动脉与颈总动脉
23.3 弓支病变的评估
23.4 主要技术
23.5 经股动脉进入颈总动脉
23.6 进入颈总动脉的逆行介入法
23.7 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
23.8 经股动脉进入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
23.9 逆行法锁骨下动脉和腋动脉介入治疗
选读文献
第24章 内脏动脉和肾动脉:球囊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的建议
24.1 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
24.2 肾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
选读文献
第25章 复杂下肢动脉血流重建
25.1 髂动脉闭塞再通术
25.2 股腘动脉闭塞疾病:何时使用各种腔内血管重建方法?
25.3 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内膜下血管成形术
25.4 粥样斑块切除术、覆膜支架、冷冻成形术和切割球囊治疗腹股沟下疾病
25.5 胫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成形术与支架植入术
选读文献
第26章 外周血管动脉瘤弹簧圈术
26.1 弹簧圈
26.2 弹簧圈技术
26.3 髂内动脉结扎术
选读文献
第27章 完美的结束:穿刺部位的处理
27.1 止血
27.2 压迫
27.3 拔除鞘管的时间选择
27.4 闭合器
27.5 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处理
第28章 腔内血管并发症能够避免
28.1 选择合适的患者
28.2 选择合适的技术
28.3 选择合适的方法
28.4 知道何时应该停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