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论语通解(一)

论语通解(一)

在涓涓细流的文字中浸润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 字数: 300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作者: 钟永圣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7-01-01
  • 商品条码: 978751663024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8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名家执笔,精心编著;
2. 文本厚重,阅读性强;
3. 寓理于事,深入浅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灵魂、修养、品味、境界、见识,可以全面提高一个人的洞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忍耐力和处置力。作者通过通俗的语言,以讲座的方式呈现,语言生动,说理明晰,让读者轻松了解《论语》的真正内涵,同时把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作者简介
钟永圣,经济学博士。大连儒学会创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杂志“传承”专栏作者和封面人物(2014年靠前8期),大连市“学习论坛—中华很好传统文化讲座”《论语通解》主讲人。近三年来,应财政部、保监会等国家部委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邀请,公益讲座逾80场。主要著作有:《中国经典经济学》《中国传统经济学智慧》《中华经典十二部浅说》等。
目录
(一)
许多人很想读经典,但苦于读不懂,又缺乏好的方法。作者在第一篇中不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提倡快乐学习,书画怡情。《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云:一句《论语》治天下;其实不用一句,一“孝”字做真,即可遍行天下,亦可大治天下。

传统文化?重在落实 2
掌握方法?事半功倍 4
快乐学习?反对刻苦 11
慈悲太子?由生王姓 16
千古《论语》?安治天下 17
学经之余?书画怡情 18
做人尽孝?生意兴隆 22
本立道生?全面贯通 23
论语段落?安排有序 26
每天反省?时时反省 28
修行秘密?气化作用 30
一家通达?百家通达 33

(二)
感恩勇于承担中华文化传承的仁人志士,没有他们,我们几乎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还茫然无知;感恩他们,也感恩老祖宗的经典;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其实这些经典已经被无数次地证明了她的巨大作用;当今的我们何以不认真地践行一次,以更好地成就我们的人生呢?

仁人志士?勇担传承 38
全面学习?文武兼备 40
听“老人言”?行经典义 43
用真践行?贯通理解 50
总结方法?爱岗敬业 54
节用爱人?为政之本 57
齐国例证?成就霸主 60
孝悌谨信?为人之本 65
敬人亲仁?诚心竭力 69
学做君子?改变命运 73

(三)
作者开篇就借助《黄帝内经》教给大家夏季涵养身体的方法,与天地合一,健康自然就会回来。通过孔子二位弟子的对话,阐明老夫子的行为方式:温良恭俭让。经典与音乐的教化使人温和、良善、谦恭;也使人做到安于简约,富贵亦能守礼;同时保持正确的见解,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得以本位成就。

先祖宝典?夏季养长 76
得之有道?修之于身 78
子承父业?经史合参 85
控制脾气?笑对人生 89
礼乐教化?中和之道 93
古典诗文?美慧源泉 98
安贫乐道?富贵好礼 103
正知正见?知己知彼 107
转化自己?五伦和谐 108

(四)
为了自己有个好修养,学习经典;为了自己有个好孩子,学习经典;为了有一个孔老夫子那样的善终,也应该学习经典。只要是两千年以前的经典,家家道同,不分彼此。

复兴传统?把握时机 114
学习原典?创新源泉 115
孔门心法?德感天下 122
诸子百家?家家道同 126
开辟专栏?核心解读 128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 130
守住心地?永远求己 135
齐好小家?做好自己 136
夫子历程?后学榜样 139

(五)
本篇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的修学过程:从最初参加学习班明白儒、释、道是一家,到明白广义相对论与天人合一描述的是同一件事,以及期间遭遇的种种磨砺,直至破茧成蝶;然后作者借诗抒怀,强调德治天下;最后以大量篇幅阐明“孝”不仅是为人之本,也是为政之源。

经典作用?无量无边 146
一门深入?豁然贯通 147
天考人磨?立志成就 151
身戒定慧?心思无邪 155
糊涂武帝?厚德邴吉 157
《诗经》教育?成就宣帝 159
阴德护佑?福禄双得 161
圣贤之道?千金不卖 162
以德治国?依诗抒怀 163
因材施教?孝亦有度 169
孝在恭敬?孝在态度 175

(六)
文化传承既要有端正的态度,还要学会分辨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就是要传承真东西,努力做一个真君子。

仁者长寿?谦者得益 182
孔老之说?承上传下  184
经典学习?态度第一 186
德本财末?以德润身 191
察人善任?温故知新 193
君子不器?是谓大德 199
弘扬真意?行先言后 202
摈除分别?学思兼备 206
表里如一?持续改过 210

(七)
所有的经典都是相通的,至诚学通一部经典,则一通百通。当经典与你合而为一,你的世界将随之转变。顺应时代的潮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为官要虚心做好官,造福一方百姓;为民也要尽职尽责;不论为官为民,均要守礼守法,方能安度一生。

数百家典?解真儒者 214
重温赵普?决断如流 216
君子品行?君子世界 220
大国崛起?人生布局 224
珍视文化?本位成就  225
虚心为官?谨言慎行 227
举直措枉?慈善待民 231
为政于家?信行天下 234
回望历史?预知未来 237
见义勇为?完善自我 239
传承礼法?严守规矩 241

(八)
恭敬他人,就是利益自己,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其中蕴含了太多深刻的道理。作者同时提醒大家克服自己的傲慢习气,升起诚敬心;持续改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涵养自己的慈悲心。学习郭子仪,努力成为“富贵寿考,哀荣终始,人臣之道无缺”的人。

至诚礼敬?性命双修 248
涤除我慢?回归自然 253
持续用功?善始善终 256
六种人生?何去何从 258
上古人寿?礼诚转命 264
认识转化?保护念头 267
依礼治国?安居乐业 271
涵养慈悲?俭奢利他 275
文化精神?源远流长 278
顺天意昌?逆天意亡 279
忠义子仪?人臣轨范 281

(九)
人们印象中的君子,都是谦谦之人,但本篇作者自始至终都在强调一个“争”字,正所谓“其争也君子”。争什么?争改过,过错没有了,身体自然健康;争自立,只有自己立起来,才能为国家建功立业;争礼之精神;争德之境界;争自己心头纯净的一念!

争之有道?自强不息 286
病者过也?过改病除 292
纯净之美?守礼之美 294
自然流淌?诗之极致 302
治理污染?人人有责 308
依德诠德?祭之以诚 310
女娲补天?根本补德 313
素心以行?效果不同 316

(十)
本讲恰逢国家第一个“公祭日”,作者以一个文人的身份一再表明:我们不能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文事者必以武备之”。国家正在逐渐变得强大,每个人都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同时完善自我,努力做到顺应趋势,一心走正道,不违背礼的精神,一定会有一个迅速的进步。

设“公祭日”?承真精神 320
顺应时代?保持自我 322
把握用心?知错就改 325
正位居体?趋势为友 328
郁郁周朝?圣人境界 332
打破身见?不懂即问 335
遵循中道?行事尽礼 339
学《诗》三百?谢张打油 343
放下妄念?本位修心 346

(十一)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国家复兴的基础,古今一如。作者由此联想到传统与现实结合得越紧密、越妥帖越好,越能治愈社会的病症;本篇对“俭”的精神参究到了极致;同时对孔子甘为木铎的精神和诗礼传家的优秀传统也给予了高度赞叹。

谦卑开场?讲听一如 350
主明下安?心明身安 351
妄念难断?不断自消 353
失德失国?德者得也 355
夏商周社?精神传承 358
妥帖传统?代代相传 360
恢复传统?践行传统 362
微言管仲?深究节俭 365
礼乐教化?圆融贯通 373
仪人求见?甘为木铎 376
美之极致  尽善尽美 378
诗礼传家?人才辈出 380

(十二)
《里仁》是整部《论语》的核心,也是整个儒学的核心。作者为了解释“里仁为美”这一核心概念,旁征博引,阐明“里仁为美,美之至也!”有“仁心”之人,可以身心安定,可以有好的境遇,可以有真正的快乐,可以有幸福的生活。

《里仁第四》?儒学核心 382
以经解经?里仁为美 383
以经为伴?择仁共处 389
仁者处约?安之若素 393
转变内心?坚持真理 396
有教无类?定志于仁 39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