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语焦点副词与疑问词的形式语义学分析

汉语焦点副词与疑问词的形式语义学分析

  • 字数: 243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明明 著
  • 出版日期: 2018-08-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9382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18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汉语焦点副词与疑问词的形式语义学分析》探索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两个焦点副词“都,就”以及疑问词“什么,哪个人……”,在形式语义学的框架内处理虚词的“系统性多义”,认为这些虚词表现出“多义”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多个义项,而是由于这些虚词能够出现在不同的语义环境。本书试图找出隐含在离散的语法现象之下的规律。用选项语义学和“选项多样性”解释“系统性多义”,不仅可以坚持虚词的单义性,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众多相关的语言现象和结构。 本书不仅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现象,更力图从汉语现象出发,发现西方语言学中形式语义学理论的不足,进而改进普遍语义学理论,对汉语语言学的理论发展也有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刘明明,罗格斯大学语言学系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形式语义学,研究兴趣包括焦点副词,条件句,疑问词及其非疑问用法,疑问句等。文章成果发表于多个语义学及逻辑学的专业期刊和会刊,为多家靠前期刊会议及香港研究资助局(RGC)项目匿名评审。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研究对象1

1.2主要观点4

1.2.1虚词单义性4

1.2.2选项多样性6

1.2.3语义分系统的相合7

1.2.4语言现象的不透明7

1.3章节概述8

参考文献8

第2章理论框架与背景11

2.1语义假设11

2.1.1形式语义学的基本框架11

2.1.2焦点关联与选项语义学18

2.1.3极性词21

2.1.4语义复数32

2.1.5问句的语义34

2.2句法假设38

2.2.1焦点虚词作为副词的句法地位38

2.2.2焦点关联与虚词的隐性移位39

参考文献39

第3章论选项的多样性:汉语的焦点副词43

3.1导言43

3.2选项的多样产生焦点副词的“多义”45

3.2.1“就”是弱化的only45

3.2.2“都”是even49

3.2.3小结55

3.2.4意义空化现象56

3.3制约多样性的一些因素59

3.3.1对比话题与预设最大化原则60

3.3.2强only63

3.4对比其他观点65

3.4.1“就”不存在歧义65

3.4.2“都”不是量化词67

3.4.3“都”不仅是一个最大化算子72

3.4.4“组”还是“集盖”75

3.5本章总结76

参考文献77

第4章其他与排除义副词相关的结构81

4.1导言81

4.2排除义副词与量化词的和谐82

4.2.1“都”与量化词的和谐82

4.2.2排除义副词与量化词的和谐84

4.2.3初步解释85

4.2.4only的量级预设88

4.2.5小结92

4.3“只……就”结构92

4.3.1“只……就”为何无排除义92

4.3.2对比话题93

4.3.3“就”与单数性选项93

4.3.4“只”与DP内辖域94

4.3.5相关现象97

4.4本章总结99

参考文献100

第5章汉语中的wh-条件句:挑战与事实103

5.1导言103

5.2wh-条件句的基本事实105

5.3两种观点108

5.3.1“驴子句”108

5.3.2一种关系型复句109

5.4wh-条件句的语义性质和相关现象110

5.4.1最大化110

5.4.2量化不自由111

5.4.3唯一性115

5.4.4最小化118

5.4.5存在性解读119

5.4.6穷尽性解读与后句唯一性120

5.4.7与连接词的互动123

5.4.8非共指现象125

5.4.9前后两句地位的不对称127

5.5本章总结130

参考文献131

第6章理论A:wh-条件句是疑问式条件句135

6.1基本分析135

6.1.1两个wh-句都是疑问句135

6.1.2条件句前后命题之间的关系136

6.1.3回答算子作为桥梁138

6.1.4wh-条件句作为疑问式条件句的语义138

6.2理论A的解释力142

6.2.1wh的允准以及与连接词的互动143

6.2.2量化不自由144

6.2.3唯一性、最大化及最小化145

6.2.4穷尽性解读147

6.2.5存在性解读147

6.2.6非共指现象149

6.2.7不对称现象149

6.2.8小结149

6.3本章总结150

参考文献151

第7章理论B:wh-条件句表达疑问依存153

7.1导言153

7.2疑问依存153

7.3片段式回答的重要性155

7.4疑问句指代有序意义集157

7.4.1一个更丰富的疑问句语义158

7.4.2支持有序意义的证据160

7.4.3集合的视角、不定代词以及语义组合163

7.5wh-条件句表达疑问依存165

7.6理论B的解释力166

7.7比较、总结及理论意义167

参考文献169

第8章总论171

8.1理论方面171

8.2实证方面173

参考文献174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