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研究笔记

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研究笔记

  • 字数: 19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胡应南 著
  • 出版日期: 2014-08-01
  • 商品条码: 978701013801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2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书稿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学习制度文明建设中的思想认识和学习体会,共有12篇学习笔记组成,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划时代意义的主题是制度文明建设;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现实责任和历史意义;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方向;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整体性、科学性、协调性;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必须捍卫宪法的尊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政府新职责和新课题;中国制度文明反腐败的标本兼治模式;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用人之道是信仰坚定、德才通用;中国制度文明建设的历史传承和超越;中国制度文明的世界意义。
作者简介
胡应南,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国家软实力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联合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学术部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理论专业毕业。1983年至1990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厅总编室编辑、记者。1983年,报告文学《稻香情》获国家广电部、国家民委民族团结征文二等奖。1990年至1996年,任中华工商时报湖南记者站站长,1996年至2010年,任香港《镜报》时政专栏主笔。出版有:《和谐之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和谐春秋》(海天出版社,2009年,获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图书特别奖),《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中国》(2010年),《胡耀邦改革开放思想初探》(香港鲲鹏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目录
推进制度文明建设,创新五位一体新政(代序) 1
笔记之一:党的十八大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一、党的十八大划时代的意义是开启了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1
二、制度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 5
三、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150余年发展的必然结果 9
四、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成败决定未来中国的国家命运 14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弥补制度性缺陷 17
笔记之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和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超越千年的历史阶段 21
二、资本主义的制度文明延续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应该吸取其精华、舍弃其糟粕 35
三、中国制度文明的优越性与制度性缺陷治理是社会主义长治久安的保障 40
四、制度文明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最强大的软实力 45
笔记之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一、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51
二、21世纪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原则全面胜利的时代 54
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民主、科学,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60
四、苏联的解体源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科学的原则 63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新路 65
笔记之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方向
一、制度文明时代呼唤新的价值观和新的价值体系 70
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由来 7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建立的发展历程 79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 88
五、中国制度文明建设与西方预言家的破产 97
笔记之五: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协调性
一、五位一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不可分离 104
二、五位一体制度文明建设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08
三、政治制度文明建设首位的是执政党建设 113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制度建设标志性的制度文明 115
五、五位一体制度文明的时代特点是持续性、时代性、创新性 117
六、五位一体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119
笔记之六: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必须捍卫宪法的尊严,必须实行民主与法治
一、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文明建设的根基 126
二、中国古代法治文明的传统以及现代意义 127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