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米尔顿·科特勒传 奋斗或死亡

米尔顿·科特勒传 奋斗或死亡

菲利普?科特勒的黄金搭档、世界级战略营销实战大师米尔顿?科特勒的思想和行动日志
  • 字数: 37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美)米尔顿·科特勒(Milton Kotler) 著 科特勒咨询集团,魏世安,贾金红 译
  • 出版日期: 2019-09-01
  • 商品条码: 97871116326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0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世界营销实战大师”米尔顿·科特勒对自己人生经历的回忆,不是事无巨细的编年史,而是闪烁着思想火花的哲理之书。本书包括八个章节,分别为:1943年的家庭饮食、犹太儿童宗教学校的日子、小学、高中、大学、政策研究所的日子、商业新生活、为什么是中国:一个美国人的商业冒险,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米尔顿·科特勒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师从经济学家哈耶克,是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胞弟、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KMG)全球总裁、美国中美商务委员会创始人(Sino-US Business council)、被列入“Who’s who”名人录 。担任近20家“财富500强”公司的战略顾问、美国芝加哥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客座教授等。迄今为止,米尔顿·科特勒已经出版7本政治及商业方面的书籍。他同时是一位驰名的小提琴家,目前兼任华盛顿交响乐团的主席。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01 1943年的家庭饮食
02 犹太儿童宗教学校的日子
03 小学
04 高中(1948~1951年)
05 大学(1951~1963年)
06 政策研究所的日子(1963~1976年)
07 商业新生活(1976~1999年)
08 为什么去中国:一个美国人的商业冒险
结束语
摘要
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的故事、传记,以及其他我们能了解到的关于他的一切,包括他可能创作或遗留下来的著作来真正了解他,只有这些才能告诉我们他是或曾经是什么样的人。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本书记录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也是我经历过的几代人的真实生活。它不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编年史,也不是我全部的人生经历,仅记录了一些我思想和心灵中闪光的感触与情愫,以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皆为我精心选出的生活片段,是这几代人共同生活和真实社会的写照,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通过社会叙事的方式,我讲述了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怎样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穿梭闯荡,并在沿途奋力找到新的道路。我在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坚持定期写思想和行动日志。本书中的这些故事,都出自这些记录。这是一些基于事实,并非幻想杜撰,用反思和判断来回忆的故事,通过它们我可以与读者建立一种沟通的渠道,唤起他们对自己经历的回忆。这些故事,也是在精神层面上与读者朋友进行的交流。对年轻人来说,一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老人的故事,可以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感到迷茫时的有益向导。年轻人应该从老一辈人那里看到,一切都是变化的,前辈是如何适应或不适应他们那个时代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变化的力量超出了任何个人的控制能力。他的使命是寻求新的出路,并以开放的心态为变化的时代增添价值。否则,另一种选择就是毁灭和灭亡。我如今已经82岁了,亲身经历了几代人的生活。本书用8个章节分别再现了这几代人的真实生活。“1943年的家庭饮食”是美国工人阶级家庭在大萧条和战争年代的一个生活缩影。“犹太儿童宗教学校的日子”,呈现出构成美国移民的种族。“小学”时,我们经历了世界大战的阴霾和美国复兴的黎明。“高中”时代开启了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政治大门。“大学”时代描绘了一个宏伟的文化地平线。在政策研究所(IPS)时期,我们经历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巨变。我在商界的新生活标志着金钱和商业相比于社会和政治理想更有优势。“为什么去中国”,让人们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希望你能喜欢我的故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