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S7-300 PLC 基础教程

S7-300 PLC 基础教程

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列举了大量实用典型案例
  • 字数: 435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牛百齐,张邦凤 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16-05-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329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为对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技能操作训练,突出工程应用。内容编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内容阐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方便教学。全书共分9章,第1~2章介绍PLC基础知识与S7-300/400PLC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的编程、仿真软件;第3~7章介绍S7-300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第8~9章介绍PLC故障诊断与维护及通信与网络知识。本书可供自动化控制、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电气控制技术爱好者及工程的技术人员自学使用,也可作为技术培训及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第1章PLC基础知识与S7-300PLC
1.1PLC的定义和分类
1.2PLC的特点与应用
1.3PLC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1.4S7-300PLC的硬件系统
1.5PLC的硬件组态
1.6技能训练S7-300PLC模块的安装
1.7习题
第2章STEP7编程软件与仿真软件
2.1STEP7概述
2.2S7-PLCSIM介绍
2.3技能训练电动机起/停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态与仿真
2.4习题
第3章S7-300PLC的基本指令及应用
3.1S7-300PLC的数据类型和指令基础
3.2位逻辑指令
3.3定时器
3.4计数器
3.5技能训练
3.6习题
第4章数据处理、运算指令及应用
4.1数据处理指令
4.2运算指令
4.3技能训练灌装生产线包装的PLC控制
4.4习题
第5章控制指令与顺序控制
5.1控制指令
5.2顺序控制
5.3S7GRAPH语言
5.4技能训练物料混合装置PLC控制
5.5习题
第6章S7系列的程序结构
6.1用户程序的基本结构
6.2组织块
6.3数据块
6.4逻辑块的结构及编程
6.5技能训练
6.6习题
第7章PLC控制系统设计
7.1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与步骤
7.2PLC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7.3PLC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7.4技能训练循环池液位的PID控制
7.5习题
第8章S7-300PLC的通信与网络
8.1S7-300PLC的通信
8.2MPI网络通信
8.3技能训练MPI通信
8.4PROFIBUS网络通信
8.5技能训练PROFIBUS通信
8.6习题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为PLC)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领域。PLC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通信技术融为—体。它具有控制能力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编程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扩展等优点,已经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主流设备,并与CAD/CAM、机器人技术一起,被誉为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较早生产PLC的厂家之一,其产品S7-300 PLC能为工业自动化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已成为我国工业控制领域中最主要的工业控制装置之一。 本书与同类书籍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内容新颖,符合认知规律。在编排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内容阐述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2)立足基础,重视方法训练。在分析S7-300 PLC指令的基础上,介绍编程方法及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PLC的编程技术。 3)结合实际,突出应用。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列举了大量的典型应用实例,并附有习题,以提高学习者的应用能力。 4)知识系统、连贯,重点突出,方便教学。 本书共分为8章,第1、2章主要介绍了PLC基础知识与 S7-300 PLC的硬件系统、STEP7编程软件与仿真软件;第3~7章介绍了S7-300 PLC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第8章介绍了S7-300 PLC的通信与网络。 本书参考学时数为60~90学时,教学时可结合具体专业实际,对教学内容和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控制领域初学者、爱好者、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本书由牛百齐、张邦凤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曹秀海、梁海霞、康健、辛勤、孙尧、孙萌、李汉挺、毛立云。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许多专家、同行的文献和资料,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疏漏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也希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