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 字数: 54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何显文,钟琦,尹华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8-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1589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计算机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Windows 7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10,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安全,计算机网络等内容。本书注重学科优选性,介绍了Windows 7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以2010版为主。本书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为目的,概念清楚、技术实用、叙述简练。各章后都附有较多的习题。同时,为提高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试能力。
作者简介
何显文,1998.7月至今,一直在赣南师范大学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科研工作,曾担任《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信息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目录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化1
1.1计算机的发展1
1.1.1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及发展历程1
1.1.2计算机的分类3
1.1.3计算机的特点5
1.1.4计算机的应用6
1.1.5计算机的新技术7
1.1.6新型计算机展望8
1.2信息化10
1.2.1信息化概念11
1.2.2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11
1.2.3信息化的基本特征11
1.2.4信息化的类型12
1.2.5信息化与社会发展13
1.3计算思维14
1.3.1什么是计算思维14
1.3.2计算思维的内涵15
1.3.3计算机强化了计算思维的作用15
本章小结15
习题一16
第2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7
2.1数制及运算17
2.1.1进位计数制18
2.1.2不同进位计数制间的转换18
2.1.3二进制数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21
2.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3
2.2.1数的编码表示23
2.2.2字符及汉字的编码24
2.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8
2.3.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28
2.3.2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28
2.3.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31
2.4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2
2.4.1主板33
2.4.2中央处理器(CPU)37
2.4.3内存储器39
2.4.4外部存储器40
2.4.5总线43
2.4.6输入/输出接口电路44
2.4.7输入/输出设备44
2.5计算机软件系统46
2.5.1系统软件46
2.5.2应用软件49
2.6计算机的发展方向50
本章小结51
习题二51
第3章Windows7操作系统54
3.1Windows7的基本知识54
3.1.1Windows7简介54
3.1.2Windows7的特点55
3.1.3Windows7的启动和退出57
3.2Windows7的基本操作58
3.2.1Windows7的桌面58
3.2.2任务栏61
3.2.3Windows7的菜单62
3.2.4帮助与支持63
3.3Windows7的基本操作64
3.4资源管理器70
3.5Windows7的系统环境设置71
3.6Windows7的附件76
本章小结79
习题三79
第4章Word2010文字处理软件81
4.1Word2010概述81
4.1.1Word2010功能与特点81
4.1.2Word2010的启动与工作界面82
4.2文档的操作85
4.2.1新建文档85
4.2.2保存文档87
4.2.3文档的打开与关闭89
4.2.4文本的录入89
4.3编辑文档91
4.3.1选择文本91
4.3.2编辑文本92
4.3.3查找与替换93
4.4文本格式设置95
4.4.1字体格式设置95
4.4.2段落格式设置97
4.4.3项目符号及编号99
4.4.4边框和底纹101
4.4.5首字下沉102
4.4.6设置中文版式103
4.5排版设置104
4.5.1视图方式104
4.5.2设置页眉页脚105
4.5.3设置页码106
4.5.4分页符和分节符106
4.5.5分栏107
4.6图文混排108
4.6.1插入图片108
4.6.2插入艺术字110
4.6.3插入文本框111
4.6.4插入自选图形112
4.6.5插入SmartArt图形114
4.6.6页面背景设置114
4.6.7主题设置115
4.6.8图文混排115
4.7表格116
4.7.1创建表格116
4.7.2编辑表格118
4.7.3设置表格格式120
4.7.4表格数据处理123
4.8文档的页面布局及打印124
4.8.1页面设置124
4.8.2打印文档126
4.9长文档的编辑126
4.9.1大纲视图126
4.9.2导航窗格127
4.9.3样式129
4.9.4拆分窗口132
4.9.5插入目录132
4.9.6脚注与尾注132
本章小结132
习题四133
第5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135
5.1概述135
5.1.1安装、启动和退出135
5.1.2工作界面及基本概念简介135
5.2工作簿管理139
5.2.1新建和打开工作簿139
5.2.2保存和关闭工作簿140
5.3工作簿与工作表140
5.3.1在工作簿中选择工作表140
5.3.2工作表命名141
5.3.3插入和删除工作表141
5.3.4移动和复制工作表142
5.4工作簿的打印143
5.4.1页面设置143
5.4.2打印预览145
5.4.3打印145
5.5工作表建立和编辑145
5.5.1工作表的建立145
5.5.2工作表的编辑154
5.6设置工作表格式158
5.6.1调整行高与列宽158
5.6.2单元格内容的格式设置159
5.6.3Excel的条件格式162
5.7图表功能165
5.7.1图表的组成165
5.7.2图表的建立166
5.7.3图表的编辑168
5.7.4图表的格式设置170
5.8数据管理172
5.8.1数据清单172
5.8.2数据清单的建立172
5.8.3数据排序173
5.8.4数据筛选175
5.8.5数据分类汇总179
5.8.6数据透视表180
本章小结182
习题五182
第6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10185
6.1概述185
6.1.1PowerPoint的应用特点和新增功能185
6.1.2启动PowerPoint2010185
6.1.3PowerPoint2010的界面组成187
6.1.4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189
6.2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189
6.2.1创建演示文稿189
6.2.2编辑幻灯片191
6.2.3放映与保存演示文稿192
6.3演示文稿文本和丰富演示文稿内容的操作194
6.3.1文本格式化操作194
6.3.2使用图形丰富演示文稿197
6.3.3使用多媒体剪辑丰富演示文稿199
6.3.4电子相册199
6.4美化演示文稿200
6.4.1查看幻灯片母版201
6.4.2设置幻灯片母版203
6.4.3设置主题颜色和背景样式203
6.4.4使用其他版面元素205
6.5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206
6.5.1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206
6.5.2PowerPoint动画207
6.5.3设置动画选项210
6.6幻灯片放映210
6.6.1创建交互式演示文稿210
6.6.2演示文稿排练计时212
6.6.3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213
6.6.4控制幻灯片放映214
6.6.5录制和删除旁白215
6.7打印和输出演示文稿215
6.7.1演示文稿的页面设置215
6.7.2打印演示文稿215
6.7.3输出演示文稿216
6.7.4打包演示文稿217
本章小结218
习题六219
第7章计算机网络221
7.1网络基础221
7.1.1概述221
7.1.2网络的分类222
7.1.3网络硬件226
7.1.4网络体系结构230
7.2Internet的使用232
7.2.1Internet概述232
7.2.2Internet基础232
7.2.3Internet的服务237
7.2.4MicrosoftOutlook2010239
7.2.5网站设计软件MicrosoftSharePointDesigner2010简介241
本章小结243
习题七244
第8章数据库管理系统247
8.1数据库基础概述247
8.1.1数据库的发展过程247
8.1.2数据库的特点248
8.1.3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49
8.2Access2010用户界面252
8.2.1Access2010的启动与退出252
8.2.2Access2010的用户界面253
8.3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55
8.3.1Access数据库的创建255
8.3.2Access2010数据库对象简介258
8.3.3数据库的打开与关闭262
8.4表262
8.4.1创建表262
8.4.2修改表的结构265
8.4.3表的基本操作267
8.5查询271
8.5.1使用向导创建查询271
8.5.2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272
8.6窗体273
8.6.1使用“窗体”按钮创建窗体274
8.6.2使用“空白窗体”按钮创建窗体274
本章小结274
习题八274
第9章计算机安全276
9.1计算机病毒276
9.1.1计算机病毒产生的背景277
9.1.2计算机病毒的来源277
9.1.3计算机病毒的分类277
9.1.4计算机病毒的特点278
9.1.5计算机病毒的寄生方式279
9.1.6计算机病毒的工作过程279
9.1.7计算机病毒的传染280
9.1.8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280
9.2防御技术281
9.2.1计算机病毒的防范281
9.2.2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282
9.3计算机犯罪285
9.3.1计算机犯罪现状286
9.3.2计算机犯罪的根源286
9.3.3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类型及特点288
本章小结289
习题九290
第10章多媒体信息技术292
10.1多媒体技术概述292
10.1.1媒体的概念292
10.1.2多媒体及其特性293
10.1.3多媒体元素及其特征293
10.1.4多媒体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294
10.1.5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296
10.1.6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296
10.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296
10.2.1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97
10.2.2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298
10.3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299
10.4音频技术302
10.4.1声音的概念302
10.4.2计算机音频处理303
10.4.3声音文件格式与特点304
10.4.4音频编辑工具305
10.5图形图像技术306
10.5.1图形和图像306
10.5.2图像处理的相关概念307
10.5.3图像的文件格式308
10.6视频技术310
10.6.1多媒体视频310
10.6.2视频文件格式310
10.7动画处理311
10.7.1动画的概念311
10.7.2动画文件格式312
10.7.3动画制作软件312
本章小结313
习题十313
附录课程实验315
实验1Windows基本操作和程序管理315
一、实验目的315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315
实验2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和控制面板的使用318
一、实验目的318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318
实验3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和排版320
一、实验目的320
二、实验内容320
实验4表格322
一、实验目的322
二、实验内容322
实验5Word综合应用323
一、实验目的323
二、实验内容323
实验6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和格式化325
一、实验目的325
二、实验内容325
实验7数据图表化和数据管理328
一、实验目的328
二、实验内容328
实验8演示文稿的制作332
一、实验目的332
二、实验内容333
三、演示文稿综合实训题338
实验9Windows的网络功能和Internet服务339
一、实验目的339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339
参考文献34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