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际多式联运实务

国际多式联运实务

  • 字数: 51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武德春,武骁 编著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6-03-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27930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简明系统地论述了靠前多式联运实务的操作方法。全书共分16章,主要内容有:靠前多式联运的形成与发展;靠前多式联运价格术语;靠前多式联运组织形式;集装箱及多式联运货物交接方式;靠前多式联运提单;靠前集装箱多式联运码头业务;靠前集装箱多式联运出口货运业务;靠前集装箱多式联运进口货运业务;靠前集装箱运输业务;靠前多式联运运费计收;靠前多式联运的各种运输方式;靠前多式联运货运事故处理;靠前多式联运保险;联合国靠前货物多式联运公约;靠前多式联运相关法规;靠前多式联运公约法规节选。本书是高职高专应用本科交通运输管理、靠前航运管理、报关与靠前货运、综合运输、集装箱运输管理、物流管理、港航企业管理、靠前商务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供靠前港航物流企业,靠前船舶、货运代理企业,物流企业,公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航空运输企业的领导干部、业务人员自学及岗位培训使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国际多式联运的形成与发展 // 1
第一节 国际多式联运概述 // 2
第二节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形成与发展 // 3
第三节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特点 // 14
第二章 国际多式联运价格术语 // 17
第一节《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对多种价格术语的解释 // 18
第二节 传统海运的三种常用价格术语 // 21
第三节 国际多式联运常用的三种价格术语 // 24
第四节 FCA、CPT、CIP与 FOB、CFR、CIF的比较 // 27
第五节 跟单信用证与联合运输单据 // 27
第三章 国际多式联运组织形式 // 39
第一节我国国际多式联运概况// 40
第二节 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 // 40
第三节 北美内陆公共点(OCP)运输 // 48
第四节国际货运代理人// 49
第四章 集装箱及多式联运货物交接方式 // 55
第一节 集装箱概述 // 56
第二节 集装箱货物的装载方式 // 61
第三节 集装箱多式联运货物流程 // 68
第四节 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 // 70
第五章 国际多式联运提单 // 73
第一节 提单概述 // 74
第二节 集装箱运输提单 // 87
第三节 国际多式联运提单 // 93
第六章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码头业务 // 97
第一节 集装箱码头概况 // 98
第二节 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 // 101
第三节 集装箱码头大门业务 // 106
第四节 集装箱码头堆场的有关操作 // 115
第五节 集装箱码头各生产环节所需机械数及能力确定 // 117
第七章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出口货运业务 // 119
第一节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出口货运程序 // 120
第二节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各业务单位出口业务 // 136
第三节 设备交接单与场站收据的使用业务 // 145
第八章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进口货运业务 // 161
第一节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进口货运程序 // 162
第二节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各业务单位的进口业务 // 168
第九章 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务 // 175
第一节 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务概述 // 176
第二节 国内集装箱运输主要单证及其流转程序 // 179
第十章 国际多式联运运费计收 // 197
第一节 国际多式联运运费的基本结构 // 198
第二节 国际多式联运运费的计收方法 // 204
第三节 国际多式联运运费的计收 // 209
第十一章 国际多式联运的各种运输方式 // 215
第一节 水路集装箱运输 // 216
第二节 公路集装箱运输 // 220
第三节 铁路集装箱运输 // 226
第四节 航空集装箱运输 // 238
第十二章 国际多式联运货损事故处理 // 253
第一节 索赔的原则 // 254
第二节 海运货损事故处理 // 256
第三节 国内水运货损事故处理 // 259
第四节 铁路货损事故处理 // 260
第五节 公路货损事故处理 // 264
第六节 保险理赔 // 265
第十三章 国际多式联运保险 // 267
第一节 国际多式联运保险概述 // 268
第二节 海上运输货物保险 // 273
第三节 陆上、航空、邮包运输货物保险 // 280
第四节 集装箱保险 // 285
第五节 船舶保险 // 288
第十四章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 295
第一节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法律责任 // 296
第二节 《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299
第十五章 国际多式联运相关法规 // 307
第一节《联合国国际贸易和发展会议/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证规则》//308
第二节《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 310
第三节 我国进出口集装箱货物的监管办法 // 312
第四节《进出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管理办法》//314
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316
第六节《TIR公约》//319
第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320
第八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322
参考文献 // 325
摘要
国际多式联运是以集装箱运输为基础的,如果说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是国国际货物运输技术革命的飞跃,那么,国际多式联运则是国际货物运输组织管理革命的又一次飞跃。
    国际多式联运是指由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某一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货的运输组织形式。这里讲的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是指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方式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技术含量高、价值高的货物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这些货物的货主往往要求全部装箱运输,且要求物流速度加快,交接货物方便,这便对传统的海上运输的单一服务提出了挑战。因此,必须在单一海上运输两个端点港口以外增加多极化的物流服务,以满足货主及收货人全方位的需求。而要实现多极化的物流服务,其关键就是要实现门到门的多式联运服务。
    本书自2005年9月第1版出版以来,受到全国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高专广大师生的好评,发行量较大。2006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多次重印时均加以局部修改,2007年10月被南通市人民政府评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9年9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立项精品教材,2013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由于国际多式联运现代服务的快速发展,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的要求,武德春教授、武骁博士对《国际多式联运实务》教材进行了修订。
    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更新了国际多式联运发展信息和实务操作方法,删除了陈旧内容,对各章各节内容进行了改写修订。
    本书简明系统地论述了国际多式联运实务的操作方法。全书共分15章,主要内容有:国际多式联运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多式联运价格术语;国际多式联运组织形式;集装箱及多式联运货物交接方式;国际多式联运提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码头业务;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出口货运业务;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进口货运业务;国内集装箱运输业务;国际多式联运运费计收;国际多式联运的各种运输方式;国际多式联运货国际多式联运实务 第2版GUOJI DUOSHI LIANYUN SHIWU损事故处理;国际多式联运保险;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国际多式联运相关法规。
    本书是高职高专及应用本科交通运输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国际航运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综合运输、物流管理、港航企业管理、国际商务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并可供国际港航物流企业,国际船舶、货运代理企业,公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输企业的领导干部、业务人员自学及岗位培训使用。
    本书的特点如下:
    (1)创新性。本书所述内容为作者长期教学、科研、实践的结晶。
    (2)科学性。本书所述的国际多式联运实务操作方法始终是围绕着进一步降低国际物流成本,即物流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而展开的。
    (3)先进性。本书所述实务操作方法体现了当代国际多式联运组织的最新商务方法,所适用的公约法规均为最新版本,保证了实务操作方法的先进性。
    (4)实践性。通过企业实地调研,将书中所附的数十种常用的多式联运实务单证样本与文字表述一一对应,增加了本书的实践性,使得“老师教轻松,学生学易懂”。
    (5)指导性。本书所述实务内容来源于企业实际,通过研究,使其上升为科学、先进的理论,再用于指导实际操作,效果较好。
    本书第1版由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武德春教授、交通部江苏海事局武骁博士编著。武德春撰写第二、四、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三、十五章;武骁撰写第一、三、五、十一、十四章;全书由武德春统稿。第2版的撰写修订工作由武德春教授、武骁博士共同完成,武德春教授负责统稿。
    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备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凡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均可索取,请登录www.cmpedu.com,注册为会员即可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375,QQ:945379158。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专著、论文等文献资料,在书末参考文献处列出,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感谢吴文一老师在本书写作过程中的热情帮助。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本着加强学术交流的目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
    编 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