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视觉人类学论坛

视觉人类学论坛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作者: 编者:朱靖江 著作
  • 出版年份: 2017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510851735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朱靖江主编的《视觉人类学论坛(第3辑)》是一本人类学方面的学术论文集,主要以“视觉”为研究角度,通过对有关人类学研究的影片、纪录片、影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分析国外人类学相关领域的近期新研究进展以及我国人类学的发展现状和理论建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作者简介
朱靖江,男,1972年出生。资历独立制片人,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现执教于中央民族大学。著译有《中国独立纪录片档案》、《影像中的正义》、《滇缅公路》等,专长于视觉人类学与世界文化研究。
目录
上篇
哈佛-皮博迪探险队的人类学遗产――新几内亚田野作业的视觉方法创新与伦理反思
人类学“观察电影”及理论构建
论自民族志纪录片――以罗斯?麦克艾威的作品为例
以电影为切入点的民族志研究进路――谢里?奥特纳《非好莱坞:美国梦日暮西山之际的独立电影》评介
文化与影视的审美互动――人类学纪录片的审美创造探究
中国文化人类学纪录片的现存问题及发展对策
呈现“他者”的脉络――民族志影像的意义建构与传播潜力
民族志电影的剩余素材
记忆的考掘――动画式纪录片之探索
视觉人类学视野中的“影音文献”
下篇
花腰傣三部曲与影视人类学的时间厚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纪录片传播与当代中国文化建构
数字时代博物馆影音文件开发与应用
从申遗片到纪录片――记忆的复数性与表象化
传统村落的现代表达――以纪录片《记住乡愁》的人文关怀为中心的讨论
口述影音的采录与使用――“阿诗玛”传承人与“初民”展览馆的实践
对近年藏地电影发展的几点思考
社区影像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社区村民影像与文化自觉
参与式影像与我国西南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
文化变迁场域中的人类学影像表达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