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ZD)忍经通鉴

(ZD)忍经通鉴

  • 字数: 17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作者: 薛菁,杜立 编译 著
  • 出版日期: 2008-07-01
  • 商品条码: 9787508048567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8
定价:¥1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关于“忍”,有太多的名言名典俚语俗话,比如,“小不忍则乱大谋”,“有容乃大”,“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无所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已被无数人倒背如流。纵观历史,举凡功成名就流芳百世者,多有“忍”的故事,可见,“忍”并非无原则的退让、放弃,并非单纯的忍受、忍耐,更有着宽容、克制、约束,以及更深远的考量与权衡;它是一种万言态度和自策略,是识大局明大体的克已负重,是韬光养晦与大智若愚,是欲成大事者必须修炼的高超境界和不凡的品质。“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这句古话所展现出来的,正是中国“忍文化”的真谛。     “不如意事十八九”。人生日常的困境与窘态,事业的坎坷与挫折,遭受不公、误解、无端听攻讦等,几乎是此伏彼起纠缠始终的。在人际交往的诸多技巧中,“忍”术是要特别修炼的,那是智慧与达观的。在人际交往的诸多技巧中“忍”术是要特别修炼的,那是智存慧与达观的体同,是静候时机以退为进的策略,戒除了一时之勇,也就戒除了毛躁与短视带来的危害。忍,是涵养、美德,是胸襟、气度,也是利器,它教人静若处子动如脱兔,静时养精蓄锐,厚积薄发,动则一剑封喉,反败为胜。     儒、释、道三家并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皇皇构架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三家各有所持,互有不同,然而,有一个元素,却是共存于三家的文化内涵之中,好就是〔忍〕。儒家的内敛,释家的慈悲,道家的尚柔都不约而同地联系着〔忍〕的概念。这个〔忍〕字,使得儒、释、道三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放射出同样的光辉。
内容简介
    “华夏文史名著正点文库”自问世以来,秉承“普及”、“正说”的理念,已陆续出版了十余种,受到广大读者的肯定与赞誉,现在,又推出了将《忍经》与《劝忍百箴》合璧的《忍经通鉴》。本书用平实的白话讲述古人的言论,并用文白对举的方式,满足希望看到原文的读者的欲求(因为原文大多精短且琅琅上口,便于诵读),这也是提供一个促进读者亲近典籍的有效路径,同时,仍然辅以精美的插图,以帮助读者更直观地感悟古人的心思,体味文化的脉络。     “若有所为,必有所不为”,“大忍者,大智也”,故此,在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的今天,研读中国“忍文化”的经典,从宏观和微观上真切地感悟、汲取其精髓,获取进步的力量,提升为人处世的境界与品格,都是今人不应忽略的。
目录
    忍经 细过掩匿 醉饱之过,不过吐呕 圯上取履 出胯下 尿寒灰 诬金 诬裤 羹污朝衣 认马 鸡肋不足以当尊拳 唾面自干 五世同居 九世同居 置怨结欢 鞍坏不加罪 万事之中,忍字为上 盘碎,色不少吝 不忍按 逊以自免 盛德所容 含垢匿瑕 未尝见喜怒 语侵不恨 释盗遗布 愍寒架桥 射牛无怪 代钱不言 认猪不争 鼓琴不问 唯得忠恕 益见忠直 酒流满路 不形于言 未尝峻折 非毁反己 辞和气平 委曲弥缝 诋短逊谢 直为受之 服公有量 宽大有量 呵辱自隐 容物不校 德量过人 众服公量 还居不追直 持烛燃鬓 物成毁有时数 骂如不闻 佯为不闻 骂殊自若 为同列斥 不发人过 器量过人 动心忍性 受之未尝行色 与物无竞 忤逆不怒 潜卷授之 俾之自新 未尝按黜一吏 小过不怿 拔藩益地 兄弟讼田,至于失败 将愤忍过片时,心便清凉 愤争损身,愤亦损财 十一世未尝讼人于官 无疾言剧色 子孙数世同居 愿得金带 恕可成德 公诚有德 所持一心 人服雅量 终不自明 万曹长者 逾年后杖 终不自辩 自择所安 称为晋士 得金不认 一言齑粉 无入不自得 不若无愧死 未尝含怒 谢罪敦睦 处家贵宽容 忧患当明理顺受 同居相处贵宽 亲戚不可失欢 待婢仆当宽恕 事贵能忍耐 王龙舒劝诫     劝忍百箴 言之忍 气之忍 色之忍 酒之忍 声之忍 食之忍 乐之忍 权之忍 势之忍 贫之忍 富之忍 贱之忍 贵之忍 宠之忍 辱之忍 安之忍 危之忍 忠之忍 孝之忍 仁之忍 义之忍 礼之忍 智之忍 信之忍 喜之忍 怒之忍 疾之忍 变之忍 侮之忍 谤之忍 誉之忍 谄之忍 笑之忍 妒之忍 忽之忍 忤之忍 仇之忍 争之忍 欺之忍 淫之忍 惧之忍 好之忍 恶之忍 劳之忍 苦之忍 俭之忍 贪之忍 躁之忍 虐之忍 骄之忍 矜之忍 侈之忍 勇之忍 直之忍 急之忍 死之忍 生之忍 满之忍 快之忍 取之忍 予之忍 乞之忍 求之忍 失之忍 利罟之忍 顽嚣之忍 不平之忍 不满之忍 听谗之忍 无益之忍 苛察之忍 屠杀之忍 祸福之忍 苟禄之忍 躁进之忍 特立之忍 勇退之忍 挫折之忍 不遇之忍 才技之忍 小节之忍 随时之忍 背义之忍 事君之忍 事师之忍 同寅之忍 为士之忍 为农之忍 为工之忍 为商之忍 父子之忍 兄弟之忍 夫妇之忍 宾主之忍 奴婢之忍 交友之忍 年少之忍 将帅之忍 宰相之忍 好学之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