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贸易

文化贸易

  • 字数: 5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美)包筠雅(Cynthia J.Brokaw) 著;刘永华 等 译 著
  • 出版日期: 2015-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25979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2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福建四堡是闽西群山中一处偏僻的村落,但在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叶,它却是繁华的雕版印刷业之乡,通过流动书贩和四堡人经营的大小书店,为中国南方提供了大量价格低廉的教科书、家用指南、医疗手册及传统名著。《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博雅史学论丛》的作者包筠雅通过对四堡地区出版业的长期实地考察、文献分析,穷十五年之功完成本书,对于晚清民国四堡的出版-销售业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深入的分析,进而使读者得以窥见南方基层社会的社会风俗、文化兴趣与精神状态,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化史、社会史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简介
包筠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合编Printing and Book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等。
目录
图表目录
凡例
第一章导论:四堡书籍贸易与清代社会
清代坊刻业的扩张
四堡图书出版-销售业的研究资料
上部四堡的图书出版业和销售业
第二章背景
——闽西与四堡
闽西
四堡和邹氏、马氏宗族
第三章四堡出版业的起源和书籍的生产
雾阁与马屋出版业的兴起
邹氏、马氏书坊史
——概述
四堡书籍的生产
结论
第四章四堡出版业的结构
作为邹氏、马氏宗族内家庭产业的书坊
图书出版业的收入
收入的用途
第五章“我们都是兄弟”
——分家、书坊的增加与竞争的控制
分家与新书坊的发展
族内书坊问竞争的控制
——惯例及其实践
族际竞争的控制
第六章四堡书籍的销售路线
四堡的图书市场
四堡之外的图书销售网络
四堡贩书的模式
——他们为什么去那些地方
结论
第七章流动贩书与分店的经营
旅途生活
——流动贩书
书店分号
第八章闽西社会和帝国晚期经济中的四堡“儒商”
“儒商”
——四堡书商的形象
作为地方士绅的邹氏、马氏出版家族
帝国晚期经济中的四堡书商
下部四堡刻本
第九章四堡刻本的特征和来源
四堡出版物之概观
四堡坊刻本的来源
第十章教育类书籍
蒙学和杂字
超越“识字启蒙教育”
——幼学辅导教材
文范
诗选及诗赋指南
教育的核心
——经书
四书五经之外
结论
第十一章礼仪指南、医药指南和占卜指南
家用类书和日常生活礼仪指南
医学与药物手册
祈福指南
——通书、风水、占卜手册和善书
结论
第十二章小说和纯文学
小说
戏剧和歌册
精英艺术
——诗集与书画集
结论
第十三章四堡的客户和清代的大众文本文化
四堡坊刻本的价格和受众
四堡坊刻本的生产质量
四堡和大众文本文化
四堡大众经典的稳定性
第十四章清代中国印刷文化的扩散
四堡与清代其他坊刻业基地
清代文本的流传
清代的书籍文化
识字能力、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
附录A闽粤赣边区交通路线
附录B光绪二十三年(1897)聚贤堂和大文堂雕版价目
附录C谱系图表
附录D四堡书坊和书商
附录E邹氏、马氏书商及售书地点
附录F清代邹氏、马氏移民地点
附录G四堡坊刻本清单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