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实用技术指南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实用技术指南

  • 字数: 9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作者: 谢崇宝,籍国东,张国华 编著
  • 出版日期: 2016-12-01
  • 商品条码: 978751705015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33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实用技术指南》结合农村特点和实际需求,围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提出了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生态破坏区污染防控措施和技术体系;针对已污染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提出了适合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实用修复技术与模式。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实用技术指南》适用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包括现用、备用和规划水源)污染防控与修复工作。可供广大从事农村饮水安全保护和污染防控与修复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使用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第1章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需求
1.1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源分类
1.1.1农村生活区污染源
1.1.2农业种植区污染源
1.1.3农村养殖区污染源
1.1.4农村生态破坏区污染源
1.2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的迫切需求
1.2.1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逐年加剧
1.2.2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任务繁重
1.2.3农村饮用水水源修复任重道远
1.3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内涵
1.3.1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体系
1.3.2污染防控技术内涵
1.3.3水源修复技术内涵
第2章农村生活区污染防控技术
2.1系统规划与总体布局
2.1.1规划原则
2.1.2总体布局
2.1.3分类单元
2.2建设内容与设计标准
2.2.1建设内容
2.2.2设计标准
2.3污水收集管网及构筑物设计
2.3.1污水收集
2.3.2管网布置
2.3.3管道设计
2.4排水泵站及附属构筑物
2.4.1排水泵站
2.4.2附属构筑物
2.5多功能折流反应器污水处理模式
2.5.1工艺流程
2.5.2处理规模
2.5.3设计要点
2.6多介质毛管渗滤污水处理模式
2.6.1工艺流程
2.6.2处理规模
2.6.3设计要点
2.7多介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模式
2.7.1工艺流程
2.7.2处理规模
2.7.3设计要点
2.8多介质生物滤池组合人工湿地模式
2.8.1工艺流程
2.8.2处理规模
2.8.3设计要点
2.9农村生活区污水处理工程运行管理
2.9.1水质监测
2.9.2运行管理
第3章农村种植区污染防控技术
3.1系统规划与总体布局
3.1.1规划原则
3.1.2总体布局
3.2植物篱
3.2.1植物篱作用
3.2.2植物篱品种选择
3.2.3植物篱种植技术要点
3.3河岸缓冲带
3.3.1河岸缓冲带功能
3.3.2河岸缓冲带物种选择
3.3.3河岸缓冲带宽度确定
3.4前置库
3.4.1前置库运行机理
3.4.2前置库前期处理系统
3.4.3前置库强化系统植物选择
3.5生态浮床
3.6土地渗滤
3.7人工湿地
3.7.1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
3.7.2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3.7.3垂直流人工湿地
3.7.4人工湿地填料选择
3.7.5人工湿地植物选择
3.8稳定塘
3.8.1稳定塘的分类
3.8.2稳定塘选址及布置
3.8.3稳定塘设计技术要点
3.8.4稳定塘附属设施结构设计要点
3.9生态廊道
3.9.1生态廊道类型
3.9.2E态廊道设计
3.9.3适用条件及范围
3.10生态沟渠
3.10.1生态沟渠类型
3.10.2生态沟渠设计
3.10.3适用条件及范围
3.11农田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技术
3.11.1化肥减量
3.11.2种植优化
3.11.3土壤调理
3.11.4药残控制
3.11.5灌溉高效
3.11.6弃物回用
3.12种植区污染控制模式
3.12.1集水区稻一草轮作有机种植保护模式
3.12.2前置库生态链系统构建保护模式
第4章农村养殖区污染防控技术
4.1系统规划与总体布局
4.1.1规划原则
4.1.2总体布局
4.2畜禽养殖污水氧化沟处理技术
4.2.1氧化沟类型
4.2.2氧化沟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4.2.3氧化沟的设计
4.3畜禽养殖污水集中处理
4.3.1畜禽粪便堆肥
4.3.2畜禽废水处理
4.4畜禽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模式
4.4.1基本要求
4.4.2建设内容
第5章农村生态破坏区污染防控技术
5.1系统规划与总体布局
5.1.1规划原则
5.1.2总体布局
5.2废弃矿场生态恢复保护模式
5.2.1主要措施
5.2.2设计参数及控制过程
5.3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模式
5.3.1工程措施
5.3.2生物措施
5.3.3耕作措施
5.4二程施工期污染防控模式
5.4.1枢纽区防治措施
5.4.2施工临时占地区防治措施
5.4.3料场区防治措施
5.4.4弃渣场防治措施
第6章农村饮用水水源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6.1多层塔式固定生物床
6.1.1核心装置
6.1.2设计参数
6.1.3技术特点
6.1.4适用范围
6.2太阳能微动力多介质浮动生物床
6.2.1核心装置
6.2.2设计参数
6.2.3技术特点
6.2.4适用范围
6.3多介质淹水人工湿地
6.3.1核心装置
6.3.2设计参数
6.3.3技术特点
6.3.4适用范围
6.4功能微生物定向培殖水源修复技术
6.4.1核心技术
6.4.2技术特点
6.4.3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