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亚洲概念史研究

亚洲概念史研究

  • 字数: 332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孙江 主编
  • 出版日期: 2017-04-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569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2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杂志《亚洲概念史研究》的第三辑。本书共收集九篇论文、两篇书评,承袭前两辑的学术脉络,以“文本比较”、“概念考古”、“耶稣会时代”、“概念史的谱系”四部分继续推动亚洲概念史的研究。“概念史”是指一种基于普遍观念来撰述历史的方式。从概念史的角度来看,概念由词语表出,但比词语含有更广泛的意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验和意义积淀于特定的词语并被表征出来后,该词语便成为概念。概念史关注文本的语言和结构,通过对历目前知名品牌概念的研究来揭示该时代的特征。
作者简介
张凤阳,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著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现代性的谱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目录
文本比较
一部缺失“开化”的“开化史”——田口卯吉《支那开化小史》与日本文明史学之困境
一、引言
二、田口卯吉及其“开化史”思想
三、两部“开化史”的历史叙述
四、“开化史”视野中的中日之“开化”
五、告别“开化史”
六、结语
西周与严复——以学问观、道德观为中心
一、引言
二、西“学”的划时代性
三、“诸学体系”的问题——西周
四、“诸学体系”的问题——严复
五、“理”的相关问题
六、结语
严复的“格致”:从培根到斯宾塞——以《天演论》前后为中心
一、小引
二、《天演论》中的“格致”
三、西学三篇中的“格致”
四、译作与著述的互动
五、代小结:西学格致的门径与功用
概念考古
从“启蒙”到“启蒙运动”:近代中国“Enlightenment”的概念史
一、前言
二、翻译“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三、“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降生中土
四、以“启蒙”的名义:作为基本概念的“Enlightenment”
五、历史的书写与实践:以教科书的“Enlightenment”论述为中心
六、结语
民族概念及其对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二、中国概念史中的鞍型期
三、中华帝国晚期新术语中的民族概念
四、清朝晚期族群化的(ethnicized)民族
五、排满运动中种族化的(racialized)民族
六、民国时期包容性的民族概念
耶稣会时代
有关利玛窦南昌活动的一段历史记忆——朱国桢《涌幢小品·浮提异人》研究
一、浮提国“飞仙”
二、黄白术传奇
三、三棱镜与《圣经》
四、《浮提异人》的来龙去脉
《天学传概》同名异文考论
一、黄鸣乔、李祖白《天学传概》撰著之成因
二、黄鸣乔、李祖白《天学传概》之内容
三、黄鸣乔、李祖白《天学传概》之影响
概念史的谱系
概念史:德国的传统
一、布鲁内尔、孔兹与《概念史档案》
二、罗特哈克尔、里特尔和哲学上的“概念史”
三、莱因哈特·科塞雷克与《历史的基本概念》
四、朝向历史语义学:卢曼、雷查德和欧洲概念史计划
五、迈向欧洲概念史
作为话语事件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一、引言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撰述的两条线索
三、一个知识分子的公共关怀和理论表达
四、体制内“守门者”的政治修辞术
五、公共论坛中的“一边倒”现象
六、结语
书评
莱因哈特·科塞雷克:《概念史》与理解史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