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潘光旦文集(7)

潘光旦文集(7)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潘光旦 著
  • 出版日期: 2000-12-01
  • 商品条码: 978730104059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98
  • 出版年份: 2000
定价:¥4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潘光旦文集7》一共包括七篇文稿。先生均在京、津、沪的报刊上登载过,计《光明日报》两篇,《人民日报》、进步日报》、《文汇报》、《新观察》半月刊、《新建设》月刊各一篇。每稿虽各自成篇,却因着手之际,我们早就定下写成这一本小书的全面计划,所以尚能前后呼应,而避免了重复。《潘光旦文集7》主要内容包括谁说“江南无封建”?、地主战有大量土地、是怎样搞来的?“租米重”、“投河、上吊、坐监牢!”、地主的荒淫无耻、苏南封建势力的几个特点、三个敌人纠合一起、地主躲进了城市、很多地主兼营工商业、又是地主又是“官”、错综复杂的情况、苏南农村两种租佃制度的分析、脚色田等。
作者简介
   潘光旦,字仲昂,江苏宝山县人。1899年8月13日生于宝山县罗店镇,1967年6月10日逝世于北京。1913年至1922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至1926年留学美国,攻读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于1934年,先后在上海光华、复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间任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担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及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调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
目录
   前记

一、谁说“江南无封建”?

1、地主战有大量土地

2、是怎样搞来的?

3、“租米重……”

4、“……利钱高……”

5、“……投河、上吊、坐监牢!”

6、地主的荒淫无耻

7、小结




二、苏南封建势力的几个特点

1、三个敌人纠合一起

2、地主躲进了城市

3、很多地主兼营工商业

4、又是地主又是“官”

5、错综复杂的情况




三、苏南农村两种租佃制度的分析

1、脚色田

2、“田底权”与“田面权”




四、从“义田”进一步看苏南的封建势力

1、“义田”是什么?做什么?

2、“义田”兴起以前的赡族办法

3、“义田”的创始

4、“义田”的发展

5、“义田”的全盛与其典型区域——吴县、常熟

6、“义田”制下的“义事”

7、“义田”的十足封建性

8、“义田”制下对农民的剥削

8、总结“义田”的不义




五、土地改革必须是一系列的激烈斗争

1、“新民主主义改革的主要内容”

2、地主阶级是不会甘心灭亡的

3、“和平分田”的毛病

4、土地改革“好得很”




六、枯树鲜花朵朵开

1、一通百通

2、农民有了高度的阶级觉悟

3、农民是“天生笨伯”么?

4、争先缴粮,踊跃参军

5、火热的生产情绪

6、新生活与新思想




七、关于土地改革后个体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问题

1、“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最后的资本主义阶级”

3、“发展到社会主义方面去”
摘要
   我这次应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中央统战部的号召,偕同清华大学同事全慰天同志,到太湖流域视察空前绝后的土地改革运动。这对于我,与其说是视察,毋宁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我的祖先十六代以前就离开农村,进入市镇,一向商读兼营,、不识农民疾苦;商读的结果,据谱系记载,老辈传说,既没有做过大官的人,也没有发过大财的人,因此除了拼拼凑凑不到十亩的祖宗长眠的坟地而外,从未有过田产;除了清明祭扫而外,根本和农民没有多大接触。家世如此,而我个人,十三岁起便离开家庭,到北方及国外读书,归国就业,又不出京、沪、昆明三个城市,对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更自茫然,虽自问还不至于不辨菽麦,相去恐亦不远。所以,为了了解祖国的社会情况与历史发展,为了站稳阶级立场,提高政治认识,这个机会尤其见得可贵。

我和慰天于本年二月二十二日出发,四月九日回到北京,在太湖流域的旅程,西北起无锡,东南止杭州,前后恰好一个半月。不过加上行前的酝酿准备,归后的整理资料、草拟文稿,全部过程,要跨到半年以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