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乾嘉考据学研究 增订本

乾嘉考据学研究 增订本

  • 字数: 48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漆永祥 著
  • 出版日期: 2020-07-01
  • 商品条码: 978730131109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8
  • 出版年份: 2020
定价:¥11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乾嘉考据学虽然是中国古代尤其是清代学术史上的重镇,但长期以来却一直戴着“落后”、“琐碎”、“务虚”甚至“反动”的帽子,为世所轻,加之清人著述,汗牛充栋,不易董理。故乾嘉考据学的研究自梁启超、钱穆的同名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后,便再极少有人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 本书是既是作者的博士论文,也是多年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作者不趋时好,从事朴学,沉浸于清代学者浩瀚的文献材料之中,爬梳整理,比勘搜讨,终于为读者献上了被专家认为“是迄今为止较为系统、全面、深入研究乾嘉考据学的第一部论著”。 全书将学术史研究与古典文献学研究相结合,对乾嘉考据学的名称、成因、派别、方法、代表人物、学术思想、成就得失及学术地位等,进行了纵深全面的考察,并对该学术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作者在学术观点的提出及论证材料的运用上,遵信清儒实事求是、注重佐证的治学方法与原则,有的放矢,不为空言。在力图历史地、真实地对乾嘉考据学进行细密梳理与明辨确论的同时,也试图使读者对其学的全貌及一些重大问题、学术特征等获得具体而切实的了解。
内容简介
本书将学术史研究与古典文献学研究相结合,对乾嘉考据学的名称、成因、派别、方法、代表人物、学术思想、成就得失及学术地位等,进行了纵深全面的考察,并对该学术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作者在学术观点的提出及论证材料的运用上,遵信清儒实事求是、注重佐证的治学方法与原则,有的放矢,不为空言。在力图历史地、真实地对乾嘉考据学进行细密梳理与明辨确论的同时,也试图使读者对其学的全貌及一些重大问题、学术特征等获得具体而切实的了解。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乾嘉考据学成因(上)——乾嘉时期学术思潮及学术观念的变化
一、考据与义理之分——考据学溯源
二、古籍错讹炽盛与学术文化日趋繁荣之间的矛盾
三、实事求是、学宗汉儒风气的形成
四、乾嘉学者心态及致用观念的变化
五、疑古辨伪之风与乾嘉考据学之关系
六、西学东渐之风与乾嘉考据学之关系
第二章乾嘉考据学成因(下)——乾嘉时期的清代社会与文化政策
一、乾嘉时期的社会面貌
二、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崇宋学之性道,而以汉儒经义实之”
三、禁书与文字狱
第三章乾嘉考据学方法
一、小学研究方法的先进性与科学化
二、古书通例归纳法的客观化与规律化
三、实事求是、无征不信的求证方法
四、博涉专精与综贯会通的方法
第四章乾嘉考据学派
一、诸家分派说及其局限性与惠、戴、钱三派说的提出
二、惠、戴、钱学术渊源考辨
三、惠、戴、钱学术交往与钱大昕的学术地位
四、惠、戴、钱三派人物归隶与学术特色比较
五、惠、戴、钱三派学术评价诸题
第五章惠栋考据学述论
一、惠栋著述与《周易述》系列考辨
二、倡复汉学的廓清工作——对宋学之否定与对汉学之倡复
三、倡复汉学之核心工作——汉《易》之整理与研究
四、惠栋《易》学思想探微
五、惠学之功绩与影响
六、惠学之失与倡复汉学之弊
第六章戴震考据学述论
一、小学
二、天算学
三、名物典制之学
四、地理学
五、由考据上推义理之缺失
第七章钱大昕与钱派学术
一、小学
二、目录、版本、校勘之学
三、金石、职官、舆地之学
四、氏族谱牒、避讳、蒙古文字之学
五、史学考据之得失
第八章乾嘉考据学思想
一、乾嘉学者之学术分类思想
二、义理、考据与词章之关系与争论
三、乾嘉考据学家的义理之学
四、愈往前古、愈得其真的儒学求本化思想
五、正本清源、董理群籍的学术思想
六、膜拜六经、通经治世的致用思想
第九章乾嘉考据学得失(上)——乾嘉考据学学术成就与学术地位
一、传统古文献整理与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以《诗经》为例
二、考据学各分支学科方法理论的建设——以校勘学为例
三、治学精神与风气方面的积极影响
四、直面人生、关注社会的用世精神
五、乾嘉时期学术社会化与学者专业化趋势
六、乾嘉考据学之历史地位
第十章乾嘉考据学得失(下)——乾嘉考据学的式微与弊端
一、治学风气由实而虚的转变与考据学的式微
二、实事求是与拘守经籍、汉儒之间的矛盾
三、治学方法与材料运用中的局限与弊端
四、考据独尊、排斥他学之弊端
第十一章从科举功名、居官实绩与现实关怀看乾嘉考据学家的事功之学
一、乾嘉考据学家人200名录与收录原则
二、乾嘉考据学家之科举功名
三、乾嘉考据学家之居官情状与级别
四、乾嘉考据学家之居官实绩
五、乾嘉考据学家之居乡生活与行迹
六、乾嘉考据学家之现实关怀
七、著述难为稻粱谋——乾嘉考据学家之困顿生活
第十二章乾嘉考据学家与桐城派关系考论
一、江永与方苞“论礼交恶”真相考
二、姚鼐“拜师事件”新解
三、戴震对姚鼐之影响与姚鼐之攻驳戴震
四、姚鼐“桐城派”之创立与在当时的影响
五、姚鼐的落寞抗争与考据学家之无视其学
六、钱大昕、汪中等人对方苞的蔑视
七、江藩《汉学师承记》与方东树《汉学商兑》之编纂与影响
八、乾嘉考据学家与桐城派关系综论
九、乾嘉时期汉、宋之争的形势与结局
第十三章从《全宋诗》的编纂看《四库全书》的文献价值
一、从《全宋诗》所用底本看《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
二、从《四库全书》中的案语看全书的文献价值
三、从《四库全书》中的删改看全书的缺失
四、从古籍整理的角度看《四库全书》的缺失
第十四章论江藩《汉学师承记》及其续编
一、《汉学师承记》书名之由来及含义
二、关于《汉学师承记》的选人原则
三、关于《汉学师承记》之卷帙排次与后世吴、皖两派之分
四、《汉学师承记》之史料来源与甄别取舍
五、《经师经义目录》所收书目与他书之比较
六、《汉学师承记》刊行后引起的反响与评价
七、《汉学师承记》的续纂、注释与翻译
第十五章方东树《汉学商兑》新论
一、《汉学商兑》的编纂背景与卫道目的
二、《汉学商兑》的编纂、刊刻、刊误与流传考辨
三、《汉学商兑》的编纂体例与主要内容
四、《汉学商兑》——一部大言自壮的抄撮毒詈之书
五、《汉学商兑》新论
参考文献
主要人名、书名、词语与事件索引
后记
增订本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