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停泊与延伸

停泊与延伸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作者: 张娅娅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0-09-03
  • 商品条码: 9787503935534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0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高等教育分层与发展规律的探寻,关于“技术主导”型人才培养与“应用教学型”教师队伍培养,已经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一个普遍的事实是:一种社会存在的物质必然性的制约,在社会经济结构剧烈转型的今天,更会以价值认定的计量方式,体现为导向的召集。 所以,比之作为不计入部分之“问题”提出与解决“方法”的路径,在接近终点之际,更想表达的收获是: 一位教师能进入任何与“教书”有关过程中时,其实是一件“浪漫的事”。 “浪漫”在这里,不是风花雪月的品味与情调,而是与革命、与信仰、与爱情有着同一本质的“承载”:承载你选择之后的任何一种结果。 本书中是作为教师的作者关于专业读写与教学积累的笔记,又是一份希望并努力地期待着获得“自由”的过程记录。 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读写笔记。下编是在上述基础上,与新闻传播专业转型与视听表达有关的部分教学笔记。
作者简介
张娅娅,女,1953年9月出生于北京。1969年-1978年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知青”。1978年入北京大学分校中文系学习,198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新闻传播系系主任。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视听艺术、传播文化等当代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问题”与“方法”(代前言) 上编 停泊——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认识 一  源起:文化视野的拓展空间 二 象征主义 爱伦·坡与波德莱尔 前期象征派“三杰” 象征主义戏剧 后期象征主义 三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宣言 卡夫卡 尤金·奥尼尔   四 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运动 马里内蒂 马雅可夫斯基 阿波里奈尔   五 意识流 福克纳与其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意识流小说溯源 普鲁斯特与《追忆似水年华》 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弗吉妮亚·伍尔芙 海明威   六 超现实主义 达达主义 布勒东与超现实主义运动   七 存在主义 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哲学 萨特的存在主义文学实践 加缪与《鼠疫》、《局外人》 索尔·贝娄   八 荒诞派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欧·尤内斯库与《秃头歌女》 九  新小说派 玛格丽特·杜拉斯 阿兰·罗伯一格里叶与新小说派艺术探索 十  垮掉的一代 《嚎叫》与《在路上》 以一种生活方式为流派特色的流派 “垮掉的一代”:一种“流浪汉”式的艺术 十一  黑色幽默 约瑟夫·海勒与《第22条军规》 十二  魔幻现实主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探源 下编 延伸——关于视听艺术的教学笔记 一 源起:视听表达的起点准备——关于媒介时代视听表达的教学实验笔记 二  建设与希望:关于《切·格瓦拉》的思考   三  独立与发现:牟森及其《与艾滋有关》的意义   四 挖掘与容量:关于《长江学者之歌》的价值立场 一、从贝金的启示到准则的遵循 二、《长江学者之歌》的一种形态 三、关于电视专题片前采、片访、同期素材节选的教学笔记   五 立场与表达:信仰穿透的青春与《世纪承诺》 一、西安交通大学群体 二、清华200号群体   六 视野与样式:媒介时代批评姿态与《文化嘹望》 一、目标与定位 二、第一期《请看》设计大纲 三、关于网络文学话题 四、主持人引入关于王朔的话题 五、从影视改编引入关于当代影视话题 六、关于美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的问题 七、关于流行的流向 后记:“每一棵松树都是为松林而鸣响的”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