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智慧城市与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与信息安全

  • 字数: 529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范渊 著
  • 出版日期: 2016-09-01
  • 商品条码: 9787121298158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48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靠前地与人类现实生活紧密贴近。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利用为基础的"智慧城市”理念,带来了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城市等为内容的城市未来发展新模式。与此同时,智慧城市为传统的信息安全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任何重大信息安全问题,都将带来可能的灾难性后果,对民生带来极大影响。 本书讲解了智慧城市的开放性、移动化、集中化、协同化和高可渗透性特点,以及其为传统的信息安全体系带来的严峻挑战。本书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设计、等级保护建设、安全监测体系、数据及隐私安全保护、安全培训及教育等不同层面,通过技术与管理结合的方法,探索建立一套完整、全新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
作者简介
范渊,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范渊先生毕业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曾在美国硅谷靠前有名安全公司从事多年的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对在线应用安全、数据库安全和审计、Compli―aric,e(如SOX,PCI,IS01 7799/27001)有极其深入的研究;是靠前个登上优选很好信息安全大会BLACKHAT(黑帽子)大会进行演讲的中国人;承担重量科技计划项目8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并拥有6项发明专利(其中包含2项靠前发明专利);所带领的技术团队曾承担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上海世博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抗战胜利70周年、峰会等重大活动的网络安保任务。
范渊先生2012年2月入选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兼职多个技术团体,2014年3月入选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还荣获2015年度中国长三角十大杰出青商,央视“双创之星”等称号。
目录
章 智慧城市概述 //1 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2 1.1.1 智慧城市的背景 //2 1.1.2 智慧城市基本概念 //3 1.1.3 关于智慧城市基本概念的几点认知 //4 1.1.4 智慧城市应用内涵 //4 1.2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6 1.2.1 美国 //6 1.2.2 欧盟 //7 1.2.3 韩国 //8 1.2.4 日本 //9 1.2.5 新加坡 //9 1.2.6 国外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10 1.3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1 1.3.1 发展过程 //11 1.3.2 发展方向 //12 1.3.3 发展特点与典型案例 //12 1.3.4 发展趋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4 第2章 智慧城市信息化支撑技术与安全挑战 //16 2.1 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结构 //17 2.1.1 物联感知层 //18 2.1.2 网络通信层 //19 2.1.3 数据及服务支撑层 //19 2.1.4 智慧应用层 //20 2.1.5 标准规范体系 //20 2.1.6 安全保障体系 //21 2.1.7 建设管理体系 //21 2.2 智慧城市信息化支撑技术 //21 2.2.1 数字城市技术 //21 2.2.2 云计算技术 //22 2.2.3 大数据技术 //27 2.2.4 物联网技术 //29 2.2.5 移动互联网技术 //31 2.3 智慧城市与信息安全的关系 //32 2.4 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安全挑战 //34 2.4.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现状 //34 2.4.2 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37 第3章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5 3.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战略规划 //46 3.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思路 //50 3.3 支撑性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51 3.3.1 身份管理基础设施 //52 3.3.2 密钥管理基础设施 //53 3.3.3 安全运维管理中心 //55 3.3.4 安全态势感知体系 //56 3.3.5 安全情报共享体系 //57 3.4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58 3.4.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60 3.4.2 组织机构及职责体系建设 //62 3.4.3 安全策略和管理制度建设 //65 3.4.4 安全培训和意识培养 //66 3.4.5 风险评估 //67 3.5 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 //69 3.5.1 终端接入层安全 //71 3.5.2 网络通信层安全 //71 3.5.3 云资源接入层安全 //72 3.5.4 云平台层安全 //73 3.5.5 业务应用层安全 //73 3.6 运维保障体系建设 //73 3.6.1 智慧城市IT运维服务提供流程 //74 3.6.2 智慧城市IT服务支持流程 //76 3.6.3 智慧城市安全状态监控 //78 3.6.4 智慧城市安全事件处置与应急响应 //79 第4章 智慧城市云上合规体系建设 //83 4.1 云上合规体系规划建设 //84 4.1.1 等级保护思想的起源 //84 4.1.2 云上合规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85 4.1.3 云上合规体系的作用对象 //85 4.2 云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 //86 4.2.1 云计算本身安全威胁 //86 4.2.2 云安全措施方面 //86 4.2.3 用户数据隐私方面 //86 4.2.4 认证及管理方面 //87 4.2.5 审计方面 //87 4.2.6 传统威胁的挑战 //87 4.3 云计算环境安全保护指标体系 //88 4.3.1 体系总体架构 //88 4.3.2 基础设施 //89 4.3.3 虚拟化层 //92 4.3.4 集成与中间件 //94 4.3.5 数据安全 //96 4.3.6 应用平台 //97 4.4 云上安全合规评估 //99 4.4.1 云上安全合规评估的方法 //99 4.4.2 云上安全合规评估的业务流程 //99 4.4.3 云上安全合规评估服务平台 //100 4.4.4 云上安全合规评估管理要求 //101 4.4.5 云上合规远程评估模块 //102 4.5 建立认证认可机构 //102 4.5.1 认证认可机构的组成 //102 4.5.2 认证认可机构的作用 //103 4.5.3 认证认可机构的工作方式 //103 第5章 智慧城市云安全实践 //104 5.1 云计算服务最佳安全防护实践 //105 5.1.1 理解云安全责任共担模型 //105 5.1.2 云端安全体系设计 //106 5.1.3 网络安全 //111 5.1.4 主机安全 //116 5.1.5 应用安全 //117 5.1.6 数据安全 //120 5.1.7 安全态势感知 //123 5.1.8 安全运维管理 //124 5.1.9 业务安全 //133 5.2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服务实践 //134 5.2.1 网络空间安全态势感知服务 //134 4.2.2 Web云端安全防护服务 //142 5.2.3 基于云和大数据技术的安全审计与分析服务 //146 5.3 下一代安全运营模式的创新实践 //149 5.3.1 下一代安全运营模式设计原则 //149 5.3.2 下一代安全运营平台设计 //151 5.3.3 下一代安全运营平台服务能力实践 //152 5.3.4 下一代安全运营模式成功案例介绍 //156 第6章 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实践 //159 6.1 大数据让城市更加智能 //160 6.1.1 智慧交通 //160 6.1.2 智慧公安 //160 6.1.3 智慧物流 //161 6.1.4 智慧医疗 //162 6.1.5 智慧金融 //163 6.1.6 智慧安全 //164 6.2 面向信息安全的大数据分析 //164 6.2.1 大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 //164 6.2.2 认识误区和黄金标准 //166 6.2.3 大数据分析基本思路 //166 6.2.4 大数据分析算法及应用举例 //167 6.2.5 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实现 //169 6.3 智慧城市中大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 //171 6.3.1 大数据作为信息资产的安全风险 //171 6.3.2 大数据的安全需求 //172 6.4 隐私保护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解读 //173 6.4.1 美国隐私保护法案 //173 6.4.2 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法案 //178 6.4.3 韩国隐私法案 //185 6.4.4 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案 //185 6.4.5 隐私保护相关标准 //185 6.5 大数据环境下的隐私保护的需求、机制和评估策略 //188 6.5.1 隐私保护框架模型 //188 6.5.2 隐私保护的任务与措施 //189 6.5.3 隐私保护评估策略 //190 第7章 智慧城市物联网安全实践 //192 7.1 伸向城市各个角落的触角――物理网 //193 7.1.1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基础应用 //193 7.1.2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最新产品与应用 //193 7.2 物联网安全的新问题 //198 7.3 面对新问题的应对措施 //200 7.4 物联网安全通用测试方案 //202 7.4.1 物联网安全威胁图 //202 7.4.2 物联网安全攻击面 //204 7.4.3 物联网安全漏洞Top10 //206 7.4.4 针对各类人群的物联网安全建议 //207 7.4.5 物联网架构安全评估方法 //213 第8章 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安全实践 //218 8.1 移动互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219 8.2 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问题 //220 8.3 移动互联网下的信息安全防护 //226 8.3.1 即时通讯的加密保护 //226 8.3.2 移动互联网下的金融支付安全 //228 8.3.3 移动互联网安全漏洞测试 //229 第9章 智慧城市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实践 //232 9.1 工业控制系统的介绍 //233 9.1.1 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234 9.1.2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 //234 9.1.3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235 9.1.4 工控网络常见协议 //236 9.2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发展现状 //243 9.2.1 国际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 //243 9.2.2 美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 //244 9.2.3 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标准发展 //245 9.3 工业控制网络现状 //246 9.3.1 工控网络存在的问题 //246 9.3.2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形势 //246 9.3.3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目标 //248 9.4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248 9.4.1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解决思路 //248 9.4.2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概述 //248 9.5 工业控制系统攻击中的APT攻击 //253 9.5.1 APT概述 //253 9.5.2 APT生命周期 //254 9.5.3 针对工控的APT攻击案例-Stuxnet //255 9.5.4 针对工控的APT攻击案例-方程式组织 //255 9.5.5 APT攻击的检测与防护方法 //256 9.6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应用案例 //257 9.6.1 轨道交通安全 //257 9.6.2 电厂安全 //258 9.7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建议 //260 9.7.1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260 9.7.2 工业控制系统的供应链安全 //261 9.7.3 工业控制系统上线前的安全检查 //261 9.7.4 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运维与管理 //261 0章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研究 //262 10.1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现状 //263 10.1.1 我国信息安全人才总体情况 //263 10.1.2 普通高等教育培训体系 //264 10.1.3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265 10.1.5 信息安全人才继续教育 //265 10.2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主要问题 //267 10.2.1 信息安全人才紧缺是全球性问题 //267 10.2.2 我国尚未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教育体系 //268 10.2.3 信息安全教育普及率低,部分公民缺乏 信息安全意识 //268 10.2.4 我国信息安全人才存在较大缺口 //269 10.3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教育的趋势与对策 //270 10.3.1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时代背景 //270 10.3.2 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271 10.3.3 境外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趋势探析 //271 10.3.4 我国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对策建议 //276 10.4 基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人才培养 //279 10.4.1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人才特点 //279 10.4.2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目标 //280 10.4.3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案 //281 10.4.4 与智慧城市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手段 //287 1章 优秀案例介绍 //293 11.1 某市智慧政务信息安全防护建设案例 //294 11.1.1 案例背景 //294 11.1.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94 11.1.3 对策与措施 //295 11.1.4 案例特色及效益分析 //301 11.2 某市政府网站集中式安全防护案例 //302 11.2.1 案例背景 //302 11.2.2 该市政府网站存在的安全问题 //303 11.2.3 对策与措施 //303 11.2.4 案例特色及效益分析 //310 11.3 某地电子政务一站式安全云服务案例 //311 11.3.1 案例背景 //311 11.3.2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312 11.3.3 对策与措施 //313 11.3.4 案例特色与效益分析 //316 11.4 某省政务私云安全资源池建设案例 //316 11.4.1 案例背景 //316 11.4.2 需求分析 //317 11.4.3 解决方案 //319 11.4.4 案例特色 //321 11.4.5 安全效益分析 //32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