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信息技术人才:两种文化间的成长

信息技术人才:两种文化间的成长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10-01
  • 商品条码: 978730212016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5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和隔离。技术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要力争在这两种文化间融会贯通,才能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全面塑造自我。本书详细归纳了信息技术人才成长中的各类社会客观环境、个体主观修炼以及基本人文视野等因素,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中的内在人文文化现象,进而提出了信息技术人才在这两种文化间成长的具体特点和规律性。本书力争深入浅出,既有条分缕析的逻辑建构和推演,也给出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是技术人才学方面的前沿之作。本书适合作为信息技术各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的培训教材、信息技术咨询顾问的拓展资料,以及社会各类技术人才及技术爱好者们参考阅读。
目录
上篇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社会背景 第一章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理论背景 3 第一节 信息技术:新的范式 3 一、信息的本质 3 二、信息、信息技术、信息化等概念的辨析 7 三、信息技术范式 10 第二节 信息社会:新的舞台 13 一、信息技术革命 13 二、信息社会的结构 16 三、信息社会的相关理论 20 第三节 信息技术人才:新的成长 22 一、信息技术的界说 22 二、信息技术人才界说 25 三、成长问题的重要性 28 四、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 31 第二章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 34 第一节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与国际政治环境 34 一、信息社会中国际政治的新动向 34 二、国际政治发展中有关信息技术人才的政策 41 三、国际政治要素对于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45 第二节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与新经济模式 48 一、信息社会的经济模式 49 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 53 三、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55 四、经济要素对于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57 第三节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与文化发展 63 一、信息时代的文化问题 63 二、信息技术文化 67 三、文化要素对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72 中篇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个体修炼 第三章 信息技术人才的身心健康 79 第一节 信息技术人才的生理健康 79 一、信息技术工作环境的污染 79 二、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当工作方式 83 三、身体健康对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86 第二节 信息技术人才的心理健康 92 一、信息技术人才的心理特点 92 二、信息技术带来的典型心理问题 94 三、心理健康对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99 第四章 信息技术人才的思维与情感 101 第一节 信息技术人才的思维特点 101 一、信息技术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101 二、信息思维的特点 103 三、思维对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109 第二节 信息技术人才的情感特点 111 一、信息技术下的人际情感 111 二、信息技术下的人机情感 114 三、信息技术下的自我情感 117 四、情感对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119 第五章 信息技术人才的学习和流动 121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学习理念 121 一、终身学习理念 122 二、复合式学习理念 125 三、个性化学习理念 128 四、学习理念对于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131 第二节 信息技术人才的社会流动 133 一、信息技术对人才社会地位的影响 134 二、信息技术人才社会流动的特点 135 三、社会流动对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影响 137 四、实现信息技术人才正常社会流动的对策 139 下篇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人文视野 第六章 信息技术的哲学审视 147 第一节 从信息本质到信息哲学 147 一、信息论 147 二、信息科学 148 三、多学科交叉的信息研究运动 150 四、赛伯空间和虚拟现实 151 第二节 信息技术哲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157 一、消除不确定性-- 信息技术的基本问题 158 二、虚拟世界-- 信息技术创造的人工自然 160 三、信息对称-- 信息技术与社会 161 四、人工智能-- 信息技术与人 163 第七章 信息技术的生态与伦理追问 167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污染及生态化 167 一、信息技术所造成的污染类型 167 二、造成信息技术污染问题的原因 170 三、信息技术的生态化 173 第二节 信息技术伦理的基本问题 178 一、责任原则 178 二、权利冲突 181 三、社会公正 183 四、生命尊严 184 附录 信息技术人才成长的专题研究 186 第一节 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和建设 186 一、校园文化的涵义及主要内容 187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187 三、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 189 第二节 大学的精神和大学的使命 192 一、大学的精神及其载体 192 二、大学文化的特征和使命 196 第三节 BBS:考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本领 199 一、BBS的言论特点及演变规律 199 二、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200 三、正确引导高校BBS健康发展 202 第四节 CIO的社会化 205 一、CIO的社会地位 205 二、CIO的社会角色 206 三、CIO社会化的内容 207 四、CIO社会化的机构 208 五、CIO社会化的过程 209 第五节 信息化学习的立法考量 210 一、事实与规则 210 二、人生与人心 213 三、法意与法制 216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2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