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社会学(英语:Sociology of deviance)是社会学的分支之一,这本书是一本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全书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原理部分用哲学解释和科学解释进行分析。二是类型部分。对出轨进行分类,列出暴力、性越轨和诚信越轨等部分;三是应对。即人类社会对越轨所做出的反应。本书在内容上的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并不妨碍用笔上的文采。用尽可能漂亮、诙谐、通俗、幽默的文字来描绘科学的内容,这即是一种尝试,又带领读者进行全新的探索。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曾为京城中学生、山西知青、四川大兵、汽车底盘工、刑事案件预审员、高校教师。生于江城武汉,偶与马思诞辰异年同月同日,曾用名“卡尔”。自幼随父母南下北上,居无定所,从无家乡观念。在广东罗浮山下、南京紫金山麓、北京玉渊潭畔长大成人,兼有山水情愫,野性襟怀。自小记性不佳,厌恶死记硬背,很恨应试教育,偏爱联想,钟情于与人、自然和社会相近的学问。虽在大学谋事,只情愿自修,去过美国和北大进修,却从未拿过任何学位。为此付出不小代价,但作者总记得爱因斯坦的那句话: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人活在由自我导引的世界里,就可不被身外的声名头衔所累。 二十多年来,作者从未间断过对人世间犯罪和越轨的追问。愈发感觉到,只有理解人为什么要约束自己的欲望,才有可能体会到人为什么也会选择放纵。此间,参加过新中国首部《犯罪心理学》的写作,后任首部《越轨社会学》高校教材的主编。如此这般人生经历,似乎在冥冥之中敦促着本人,总有要成为《越轨》这本科普小册子很恰当的撰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