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开放促改革

以开放促改革

  • 字数: 50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作者: 黄仁伟 著
  • 出版日期: 2014-01-01
  • 商品条码: 978755200500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8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对外开放处于新阶段,开放与改革之间的战略互动显得尤为重要。以开放促进改革,突破国内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的效益,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
金芳,1963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全球化经济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国学会理事,曾先后赴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国作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跨国公司、世界生产体系和国际分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课题、上海市决策咨询课题等一批重要研究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和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等重要奖项。主要著作有《双赢游戏:外国直接投资激励政策》、《超越国界: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与当代国际分工》等,并在《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研穷》、《社会科学》、《上海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有重要学术论文。
张幼文,1951年生。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全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理论和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研究,以及上海市重要课题数十项,并荣获包括五项省部级一等奖在内的数十个奖项。主要著作有《比较经济政策》、《价值增值论》、《双重体系的扭曲与外贸效益》、《新开放观——对外开放理论与战略再探索》、《强国策——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国际战略》、《要素流动——全球化经济学原理》等,并在《求是》、《世界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发表有数百篇学术论文。1993年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6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08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学术贡献奖”。
黄仁伟,1954年生,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荷兰莱登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兰德公司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战略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研究。以及上海市重要课题研究,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主要著作有《中国崛起的时间与空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国西部土地制度的演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等,并在《求是》、《现代国际关系》、《学术月刊》、《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有大量重要学术论文。2000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1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3年当选为中共上海市第八届党代会代表,200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
目录
总序
前言
上篇
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中国参与现状的评估
第一章中国参与国际组织与全球经济事务的评估
第一节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作用及参与程度
第二节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地位及参与程度
一、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不断增加
二、中国完成由受援国到援助国身份的转变
三、中国专家走上世界银行高级管理层
第三节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地位及参与程度
一、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不断上升
二、积极参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事务,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
三、中国专家走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管层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评估
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总量评估与贸易自由化进程
一、中国在全球的贸易大国地位
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三、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不断推进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结构性特征
一、服务贸易占比较低且增长缓慢
二、加工贸易占很大比重,在国际分工中处于相对低端
三、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占比较高,但主体主要是外商企业
第三节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及贸易收益分析
一、中国产业垂直专业化相关研究
二、在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中国的贸易收益相对较低
三、专业化分工形态下的收益程度——国际化生产典型产品的成本分解
第四节中国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外商投资企业成为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和出口的主体
二、中国利用外资条件下的产业竞争力分析
第三章中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评估
第一节金融国际化的评估标准
一、各国金融政策的彼此协调
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
三、投资的国际化
四、资本流动自由化与国际化
第二节金融政策层面与国际社会协调的程度
一、国际协定参与程度
二、中国外汇管制放松,变强制结汇为意愿结汇
第三节金融市场主体的国际化
第四节产业与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
一、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巨量开放规模
二、债务市场开放度提高,近两年外债市场发展迅猛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的开放规模巨大,但增速放缓
四、中国对外债务规模较小,外债类型相对传统
第四章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评估
第一节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历程回顾
一、中国对外投资的起始发展阶段(1979一l985年)
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渐进成长阶段(1985—1991年)
三、中国对外投资的加快发展阶段(1992——2001年)
四、中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阶段(2001——2006年)
五、金融危机下的中国跨国公司(2007年至今)
第二节中国跨国公司成长历程与主要特点
一、中国跨国公司规模小,投资水平低
二、中国跨国公司投资方式相对单一、投资来源地体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中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地区分布较分散
四、中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逐步趋于多元
第五章中国参与地区合作制度安排与对外援助
第一节中国参与的区域贸易协定分析
一、中国参与的自由贸易协定
二、中国参与的其他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征
第三节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的不足
一、在欧美主要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化发展中,中国目前处于网络外国家的地位
二、国际化程度总体水平较低
三、国内组织协调机制缺乏
四、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的效应有限
第六章中国对外援助的评估
第一节中国对外援助在发展中国家中领先
一、中国对外援助方式
二、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中国对外援助的国际比较
一、援助规模巨大
二、金融危机后的援助力度相对提高
三、援助的地域分布相对集中
第三节国际社会对中国对外援助的评价
一、对中国“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援助原则的评价
二、关于中国对外援助的“新殖民主义”论调
三、关于中国对外援助方式的争论
四、关于中国对外援助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批评
第七章中国国际竟争能力的评估
第一节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与总体分析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竞争力指数中的排名
二、中国在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国际竞争力指数中的排名
三、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总体分析
第二节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国际比较与弱势分析
一、发达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优势项目分析
二、中国国际竞争力弱势项目分析
三、世界经济论坛排名的国际比较
四、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排名的国际比较
五、从企业的视角看中国在地区内的竞争力排名
第三节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中篇
中国:以改革创新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挑战
……
下篇
上海:以先行先试探索国家开放新战略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