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荒野上的蔷薇

荒野上的蔷薇

  • 字数: 247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作者: 王培元 著
  • 出版日期: 2011-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803690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1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荒野上的蔷薇》:当看到抢夺女记者话筒的高官,在大会上哇哩哇啦地振振有词、指手画脚,看到贪墨官员赌咒发誓、咬牙切齿地大做特做其反腐倡廉报告,见到年薪数百万的国企老板,口口声声把公民利益挂在嘴边,看到曾经捧鲁迅于九霄之上的学者,忽而又恨不得把他贬之入地,听到削尖脑袋也要挤进欧美国籍的明星,泪花闪闪、不绝于耳地颂唱“祖国啊妈妈啊党啊”的时候,你便不能不失笑了。
我于是想,在褒扬洪承畴于明清易代之际“审时度势”,及对新朝起着“安邦定国”作用的“光明面”之时,是不是也在不自觉地肯定一种见风使舵、趋利避害、变节附敌、毫无特操、善于变化、无坚守、无信从的道德人格呢?这种无耻卑劣的人格,既违反做人的伦理,又有障于国民的道德,无疑是应该彻底唾弃的。
同一件事情,同一样东西,阔人与穷人,权贵与乞丐,富豪与贫民,官员与群众,包工头与农民工,文化大师与草野小民,各自的所见、所感、所思,怎么可能一致呢?
有一句俗话,“屁股决定脑袋”,说得可谓畅透之极。
――摘自《荒野上的蔷薇》
内容简介
本书稿为散文集,收录了作者的社会文化批评文字66篇,其中大部分在大陆的媒体上公开发表过,有几篇曾发表于香港媒体,个别篇目未标明。作者以五四启蒙思想为底色、以鲁迅的文化和思想批判为坐标,秉承思想独立、精神自由的宗旨,对当下的种种思想文化现象展开犀利的批评,论题集中于张扬思想自由、批判封建性的等级观念、反抗各种对“人”的压迫、揭露制度性的谎言、张扬知识分子的独立立场以及充分拓展人的精神疆域等方面。全稿态度鲜明,文字畅达且富战斗性,有鲁迅风。从总体上看,大致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但因论题常涉及时弊,可能有若干文字需要斟酌,比如《无花的蔷薇》、《想起了夏瑜》、《“特别国情”之新例》以及《“实事求是”何其难》中的某些小节等
作者简介
王培元,山东日照人,出生于青岛。现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著有《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后出图文本《延安鲁艺风云录》)、《在朝内166号与前辈魂灵相遇》等。
目录
小引
伏阙上书以后
生存,还是苟活
造化的把戏
朱皇帝指导写作
甲申感旧
深冬杂识
大人物的“艳福”
在“静穆”与“热烈”之间
无花的蔷薇
别一种眼泪
荒野上的蔷薇
“文化城”今昔”
洪承畴的“使命”
曼陀罗小集
流言与告密
想起了夏瑜
“官话”的创新
天价
再透底一点
百姓的苦与公卿的苦
“特别国情”之新例
“实事求是”何其难
曼陀罗小集(之二)
苏联,另一个冬天的童话
黑衣人鲁迅._
“隐士”与“猛士”
附:死去的“鲁迅时代”(董炳月)
也谈鲁迅的“骂人”及“施鲁之争”
附:关于“文人相骂”(黄子平)
“我其实是”破落户子弟
“猛人”被围的余谈
鲁迅文学基调与《雪》的朗读
鲁迅:人生感受与文学
走出“象牙塔”之后
略谈国人的做戏
“道德上的病人”
生存的沉重与负疚
也说“知识分子”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