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福利权研究

福利权研究

  • 字数: 16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作者: 陈国刚 著
  • 出版日期: 2009-09-01
  • 商品条码: 97878021957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1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个公法的角度对福利权进行研究,围绕福利权作为一项宪法基本权利这条主线,考察了福利制度和福利权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福利权的概念、性质和内容,从价值层面论证了福利权的正当性并对那些反对福利权成立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同时,对福利权的实现条件和福利权的救济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我国福利立法和福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福利权为核心重构我国福利制度的主张。具体而言,本书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章是对福利权的历史考察。从制度史和思想史两个层面阐明了福利制度和福利权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了中西方福利观念和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特别是欧洲福利国家的形成过程。在此制度背景下,梳理了福利从被看作国家的施舍,到被视为一项新财产权,再到作为宪法基本权利得到普遍认可的理论发展脉络。
第二章是对福利权的概念解析。从分析福利与权利的内涵和要素入手,将福利权界定为处于贫困状态的公民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要求国家提供福利援助的请求权。在规范的意义上,福利权是一项人权;在制度层面,福利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从请求权的具体内容来看,福利权具体包括福利给付请求权、合理福利份额请求权等实体性权利,还包括正当程序的权利、平等保护的权利等程序性权利。
第三章是福利权的价值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福利权的正当性。福利权是人类社会某些基本价值证成的结果,这些基本价值包括人的尊严、社会正义和自由。同时,对那些认为福利权与财产权、公民美德相冲突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福利权与上述价值不仅没有冲突,反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第四章是对福利权实现条件的探讨。福利权的实现需要民主制度的支持,作为民主制度构成要素的政治参与和平等对福利权的实现有重要影响。福利权的实现还需要法律程序的保障,法律程序对于控制福利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防止福利行政机关对权利的侵害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福利权的实现也依赖于国家义务的履行,正是国家义务的履行保障了福利权最终得以实现。
第五章是关于福利权的救济方式。讨论了对福利权的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两种方式。行政救济是行政机关内部救济方式,主要有社会保障上诉裁判所、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以及社会保障调解委员会三种模式。这些模式共同的特征是相对独立性、准司法性和多层次性。司法救济重点涉及的是宪法福利权的可诉性问题。通过对司法能力和政治合法性的分析,论证了福利权司法救济的可能性,并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司法救济的强度问题。
第六章是对中国福利权保护制度的反思。在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福利制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对我国福利制度现状进行描述后,从福利权的角度对现行福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以权利为核心重构我国福利制度的主张。
目录
  导论/1
一、 问题的提出/1
二、 一个公法的视角/7
三、 本书的主题和基本思路/10


第一章  福利权的历史考察/12
第一节  福利的起源与发展/12
一、 中国古代的福利观念与实践/13
二、 早期西方的福利观念与实践/16
三、 现代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19
第二节  新财产权:福利权理论的萌芽/26
一、 从特权到新财产权/26
二、 从法律理论到法院判决:新财产权理论在法院的适用/30
三、 新财产权理论对福利权理论历史发展的意义与局限/33
第三节  福利权理论的确立、发展与反思/35
一、 福利权理论的确立:宪法福利权及其意义/35
二、 福利权理论的发展:捍卫福利权/40
三、 福利权理论的反思:超越福利权/45


第二章  福利权的概念解析/49
第一节  福利与权利/49
一、 福利的内涵/49
二、 福利的内容/53
三、 权利的要素/59
第二节  福利权的概念/61
一、 福利权的定义/61
二、 福利权概念辨析/68
第三节  福利权的性质与内容/71
一、 福利权的性质/71
二、 福利权的内容/74


第三章  福利权的价值论证/79
第一节  福利权的道德逻辑/79
一、 人的尊严与国家的义务/80
二、 作为道德权利的福利权/82
三、 从道德权利到法律权利/86
第二节  福利权的正义逻辑/90
一、 社会正义原则:罗尔斯的视角/90
二、 分配正义与福利权/93
第三节  福利权的自由逻辑/96
一、 从自由权到福利权/97
二、 福利权的自由主义论证/100
三、 从自主权到福利权/103
第四节  福利权的论辩/106
一、 财产权vs.福利权/106
二、 公民美德vs.福利权/109


第四章  福利权的实现/113
第一节  民主制度的支持/113
一、 民主制度的要素分析/114
二、 政治参与对福利权实现的影响/115
三、 福利权的平等实现/118
第二节  法律程序的保障/121
一、 福利行政中的自由裁量权/121
二、 通过法律程序实现福利权/125
第三节  国家义务的履行/131
一、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131
二、 作为"主观权利"的福利权与国家的义务/133
三、 作为"客观法"的福利权与国家的义务/137


第五章  福利权的救济/140
第一节  福利权的行政救济/141
一、 社会保障上诉裁判所模式/141
二、 社会保障申诉委员会模式/144
三、 社会保障调解委员会模式/146
四、 福利权行政救济模式的评价/148
第二节  福利权的司法救济/151
一、 基本权利的可诉性问题/152
二、 对福利权可诉性的质疑/153
三、 福利权司法救济的可能性/156
四、 福利权司法救济的强度/162


第六章  福利权在中国:问题与前景/168
第一节  我国的福利立法与福利制度/168
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福利立法和福利制度的发展脉络/168
二、 我国现行的福利立法和福利制度/173
第二节  我国福利制度反思:一个权利的角度/177
一、 福利权的确认:未完成的任务/178
二、 二元社会中的福利权/182
三、 福利权的救济:基本权利的可诉性难题/185
第三节  以权利为核心重构我国福利制度/185
一、 福利法律体系的重构/186
二、 完善我国福利权救济机制的思考/190


主要参考文献/193

后记/20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