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类学

人类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 作者: 迈克尔·赫茨菲尔德 著
  • 出版日期: 2009-01-25
  • 商品条码: 97875080511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9
定价:¥47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著作——它在各方面都为我们开辟了新的天地。这本处处闪耀着思想火花的作品并不是要讲述人类学从何而来,它告诉我们的是人类学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人类学将往何处去的问题。该书的发行是出版界的一件大事。     ——玛丽·道格拉斯,伦敦大学学院大学     这是一本十分引人入胜的不寻常的著作!它既汇集了不同学者的思想,同时又是一部作者个人的作品。赫茨菲尔德不愧为“击剑”大师,他将同事的著作吸纳为己有,但同时又巧妙地躲避开它们的“剑峰”。该著作处处充满睿智,使学者间的对话能够进行到底。像这样的“教材”应该更多一些才好。     ——玛丽莲·斯特森,剑桥大学
内容简介
《人类学》是就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所做的一个全面概述。众所周知,人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门学科主要探究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如果要给这门学科下个定义,而又不带一丝恶作剧色彩的话,它应该是在文化形式和社会意义两方面对人类的常识进行比较研究的一门学科。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定位:作为理论实践的人类学 人类学:对常识的批判 历史及理论渊源之谜 人类学和认同政治 学以致用 从常识到多感知:在更宽泛的领域内进行理论实践 第二章 认识论 悬而未决的知识 探寻的认识论 选择立场 相对的相对论 建构文化 视觉主义 地区和自我 反思和后现代主义 经验的反思 动因和实践 第三章 历史 各种历史的历史 方法论问题 使展演文本化 过去为什么会变得合法? 殖民主义及其持久影响 人类学和历史学的交会 过去之于现在就如同传统之于现代吗? 到处弥漫的二分法 第四章 经济 情境中的经济 物质生活的地方理论 商品和礼物:物质的社会生活 没有用于贸易的商品 商业协作与家庭生产: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经济体系:社会的、政治的还是文化的? 第五章 政治 对“权力”研究的批判性回顾 权力与权力的表象 政治机构与政治网络 政治礼仪:仪式与权利 从后民族到多元文化:新的研究视点 第六章 边界、交点与分类群体 支离破碎的定论 鳞片与孔隙 由城市到交点(Nodes) 必要的区分:多元文化主义与文化交流主义 对方法论所做的修正 交点、边界与群体的重新分类 第七章 发展论 作为文化实践的干预行为 发展人类学中的文化与经济 措辞与关于发展的人类学 人类学与发展:实现新的实践理论、实现新的理论实践 实现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展时代的人类学? 第八章 环境论 作为范式的实践行为? 生态木偶剧:环境决定论的故事 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唯物论 反应与分歧 文化相对论及其含义 什么是“自然”? 环境话语与人类学的观点 第九章 字宙论 在宇宙中生存 大众神正论与教义神正论 神话与宇宙哲学 时间与“瞬间” 仪式与宇宙秩序 宇宙哲学与表象 认知与宇宙哲学 第十章 苦难与学科 学科、标准和关怀 古典遗产:重温神正论 苦难之为教育学 物与人 亲属关系与神正论 苦难政治经济学 司法制度和官僚体系对苦难的盗用 提供证词 第十一章 感官 常识、感官 感官人类学? 受到挑战的三种假想 感官与系统知识 本领域的奠基工作 感觉未来 第十二章 秩序的展示 秩序的工具 转换:仪式的超逻辑 官僚秩序和国家展演 呈现:展演的超逻辑 反抗之地,服从之地 第十三章 美学 艺术之声 其他美学 第十四章 传媒 规模宏大的密切关系 想象,身份,权力 媒体的背景 政治舞台:观众和选民 娱乐性与严肃性:对平凡的赞扬 参考文献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