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业

  • 字数: 373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道亮 著
  • 出版日期: 2017-05-01
  • 商品条码: 97871213101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近期新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业的部署和农业部互联网+行动规划,多方面深入阐述我国农业在目前面临的生产、流通、安全等问题,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农业农村和向企业转型的要素理论、限制条件、发展模型、技术支撑、产业链发展等理论体系,并详细解析农业互联网+转型很好案例,给出可参考的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李道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优选传感与智能信息处理。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中心主任,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很好科技工作者获得者。靠前信息处理联合会农业信息处理分会,靠前杂志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aqriculture主编,国家农村信息化指导组专家,中国渔业物联网与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农业物联网技术学科首席科普专家,农业部十二五、十三五全国农业信息化规划起草牵头人、靠前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专著《农业物联网导论》《零公里探索》等6部,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制定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6项。带领的团队入选农业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创新团队、中国科协农业物联网科普团队。
目录
目录/Contents

第1篇  背景篇
第1章  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 3
1.1  耕地资源约束 4
1.2  劳动力约束 7
1.3  水资源约束 9
1.4  环境约束 11
1.5  应用信息技术打破资源与环境的约束 17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农产品价格与补贴 20
2.1  成本上扬,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难以为继 20
2.2  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 26
2.3  价格补贴政策无力维持农产品价格竞争力 27
2.4  因素复杂,“互联网+”成为必由之路 28
参考文献 28
第3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困境 30
3.1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 30
3.2  农产品生产过程农药兽药残留超标 31
3.3  农产品加工过程添加剂滥用 32
3.4  农产品质量标准化水平整体偏低 33
3.5  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滞后 34
3.6  “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35
参考文献 36
第2篇  理论篇
第4章  “互联网+”农业的理论框架 41
4.1  “互联网+”农业的基本概念 41
4.2  “互联网+”农业的六个维度 42
4.3  各维度在“互联网+”农业的功能定位 53
4.4  不同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58
4.5  “互联网+”农业的理论框架构建 61
参考文献 62
第5章  农业资源要素 64
5.1  土地 65
5.2  农业生产资料 65
5.3  劳动力 66
5.4  农业资金 67
5.5  信息 67
5.6  农机装备 69
参考文献 69
第6章  现代信息技术 70
6.1  物联网 70
6.2  大数据 75
6.3  移动互联技术 80
6.4  云计算 83
6.5  空间信息技术 86
6.6  人工智能 91
参考文献 96
第7章  “互联网+”农业行业 99
7.1  “互联网+”现代种植业 99
7.2  “互联网+”现代畜牧业 104
7.3  “互联网+”现代渔业 111
第8章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业 115
8.1  “互联网+”农业生产 115
8.2  “互联网+”农业经营 119
8.3  “互联网+”农业管理 122
8.4  “互联网+”农业服务 127
第9章  “互联网+”农业支撑体系的作用 132
9.1  基础设施支撑 133
9.2  产业支撑体系 136
9.3  科技支撑体系 138
9.4  人才支撑体系 139
9.5  市场支撑体系 141
9.6  环境支撑体系 143
9.7  小结 144
参考文献 145
第10章  “互联网+”农业的运行模式与机制 147
10.1  “互联网+”农业的组织模式 147
10.2  “互联网+”农业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149
10.3  “互联网+”农业的利益共享机制 154
10.4  “互联网+”农业的风险共担机制 163
参考文献 167
第11章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阶段 169
11.1  一般技术的发展阶段划分 169
11.2  一般技术发展的阶段特征 172
11.3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阶段划分 174
11.4  “互联网+”农业发展阶段的行业体现 176
参考文献 183


第3篇  实践篇
第12章  “互联网+”智慧水产 189
12.1  “互联网+”智慧水产背景 189
12.2 “互联网+”智慧水产系统 191
12.3 “互联网+”智慧水产机制与模式 199
12.4 “互联网+”智慧水产效益效果 202
参考文献 204
第13章  猪联网 205
13.1  “猪联网”产生的背景 205
13.2  “猪联网”系统的解决方案 207
13.3  “猪联网”的机制与模式 209
13.4  “猪联网”的效益及效果 219
参考文献 222
第14章  菜联网 224
14.1  “菜联网”的发展背景 225
14.2  “菜联网”系统 227
14.3  “菜联网”的运行模式 229
14.4  “菜联网”的关键技术 230
14.5  “菜联网”系统的车辆监控管理平台 231
14.6  “菜联网”的食品安全体系 234
参考文献 236
第15章  花联网 237
15.1  “花联网”系统 238
15.2  机制与模式 245
15.3  效益效果 245

第16章  机联网 247
16.1  农机跨区作业 247
16.2  “机联网”的模式 248
16.3  农机直通车 249
参考文献 251
第17章  户联网 252
17.1  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重点工作 253
17.2  信息进村入户取得成效 257
17.3  信息进村入户工作计划 258
参考文献 261

第4篇  战略与对策篇
第18章  “互联网+”农业战略 265
18.1  “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 265
18.2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267
18.3  发展思路和发展时序 269
参考文献 271
第19章  “互联网+”农业行动 272
19.1  “互联网+”基础保障设施 272
19.2  “互联网+”粮食安全 273
19.3  “互联网+”设施农业 275
19.4  “互联网+”畜禽养殖 276
19.5  “互联网+”水产养殖 277
19.6  “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 277
19.7  “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 278
19.8  “互联网+”农业信息服务 279

19.9  “互联网+”新型经营主体 280
19.10  “互联网+”农业大数据 281
19.11  “互联网+”现代林业 282
参考文献 282
第20章  “互联网+”农业保障政策 283
20.1  组织与机制创新 283
20.2  强化支撑与完善保障 285
20.3  加大投入与政策集成 287
参考文献 28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