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序:兼听则明
前些天,省伟发来《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法国〈小巴黎人报〉记录的 中国 1884—1937》书稿,希望我写几句读后感。
省伟几年来围绕“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为主题做了好几本书,《遗失 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 1842—1873》《西洋镜: 海外史料看甲午》等均取得了不俗成绩,既受一般读书界欢迎,又受专业研 究者重视。这些书图文并茂,为读者提供了先前不曾见过的精美历史图片, 又因当时西方人的特殊视角,为我们今天重建近代中国历史记忆提供了一个 可参考的坐标。至少在新材料积累上,这些书均属于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 所期待找回来的那些东西。近代中国去古未远,许多史料尤其是西人遗留的 史料,因为历史原因,积聚很少,翻译出版的更少。这是“遗失在西方的中 国史”系列大卖的根本原因。
这部书稿延续先前几个读本的优点且有所改进,依据法国当年的《小巴 黎人报》《小日报》,选择彩色石印版画、彩色照片等近四百幅,并编译原 刊随图文字数十万字,比较全面、形象地展示了 1884 年中法战争以来法国 人对中国的观察、记录与想象。
书稿收录的图片精美绝伦,在已有摄影技术的条件下,依然由那些战地 记者利用传统手法速写历史故事。这些弥足珍贵的图片,形象地再现了近代 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道路,用艺术手法记录了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民众日常 生活中不起眼的俗人俗事,填补了近代中国早期影像诸多空白,既是近代中 国政治史、艺术史研究的参考资料,又是近代中国生活变迁最实在、最形象 的记录。
书稿所收版画的作者别出心裁画出来的晚清人物栩栩如生,来自底层生 活的情形我们过去见到的并不多,不太好验证。我过去看过不少晚清政治人 物的照片、画像,但与此书中政治人物画像相比对,必须承认艺术就是艺术, 艺术的夸张相对于呆板的图片,显得格外有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比如 这部书中的慈禧太后、光绪帝、端王、李鸿章等人的形象,都与中国方面留存的形象有巨大差异,由此可以感受到法国人审美目光的独特和别具风采: 几张李鸿章的漫画像,将西方人眼中一个充满智慧、善用阴谋的东方政治家 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于慈禧太后漫画像,也能从中看到法国人对那个东方女 主的想象及法国人的审美情趣。
近代中国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上不曾遇到的大变革时期。一百多年 前的中国,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农业文明,没有城市,没有工业,没有四民 社会之外的新阶级、新阶层。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学习西方,又经 历了一系列挫折、磨难,应该承认,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面貌根本改变, 中国的工业不仅有了自己的完整体系,而且成为世界工厂。一百多年前的中 国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他们的子孙会成为世界日常需求的供应者。至于 城市,一百多年前,中国没有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 临安,虽然也是消费型城市,但缺少近代气息。直至外国势力东来,近代城 市渐渐随着外国资本和铁路而兴起。今天,中国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再有 若干年,当中国城乡人口比例与世界平均值接近时,中国的活力、能力会更 不一样。
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双向运动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有亏有赚,但如果结账,还是净盈余。这是我们 回望近代中国历史时应该感恩世界的理由。
当然,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进入中国的运动中,也有冲突、冲撞、战 争和牺牲。这些历史教训我们也应该记住,不要让悲剧重演。记住教训,不 是传承仇恨,而是应该弄清历史真相,弄清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既然近代中国是个双向运动,那么历史的记录就不会少于两个以上的版 本。但在过去很多年,由于中国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很多时候只看了自己的 账本,没有看到或不愿意看到对方乃至第三方的账本。还原历史,弄清真相, 就必须超越狭隘的民族或国家立场,以超越性的立场重新审视过去所发生的
纷争,从中悟出今人值得汲取的教训。如果从这个出发阅读这部著作,我们 很容易体会到近代中国与世界诸多冲突可能远非过去一方面说得那样阴森、 郁闷、不可思议。
比如义和团战争,这部书就提供了很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法国在中国的 传教士最多,开始传教的时间也最早,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也与法国大主教樊 国梁的报告密切相关。至于八国联军出兵中国,更是法国公使一手促成,因 而这部书的记录,可以与中方相关记录比照,由此可以发现一系列问题都值 得重新检讨。
历史是已经消逝的过去,历史的观察在人类大同之前一定会有民族国家 的立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真相毕竟是真相,真相不会因为言说而改变或 不存在。从民族或国家立场看,历史犹如风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 低各不同”;又如盲人摸象,每一个人都觉得摸到了真相,其实可能只摸到 了大象的某一个部分。重建历史真相需要超越性的立场,更需要动手动脚找 材料,只有充分占有绝大多数史料,我们才有可能说自己的写作、言说向真 相逼近了一步。
这是一部好书,值得推荐。
马勇 2015 年 9 月 17 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