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统计学基础

统计学基础

  • 字数: 387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作者: 徐江,李艳,纪晶华 主编 著作
  • 出版日期: 2015-12-01
  • 商品条码: 978711152291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6
  • 出版年份: 2015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需要而编写,并且针对本门课程开设时间较早的特点,尽量避开烦琐的数学理论推导,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以知识的实用性为主,理论为辅,注重基础;在形式上则注重图文结合和趣味性。全书共分九章,包括绪论、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展示、统计数据的指标描述、时间数列分析、统计指数、抽样推断、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每章章后配有丰富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并在书后附有练习题参考答案。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教材,还可作为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及工商管理硕士的参考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概述
第二节统计学的发展与分类
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来源
第二节统计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第三节统计数据的搜集方法
第四节课程实验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展示
第一节统计数据的审核
第二节统计分组
第三节次数分布
第四节数据的图表展示
第五节课程实验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四章统计数据的指标描述
第一节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二节数据的集中趋势
第三节数据的离中趋势
第四节偏态与峰度
第五节课程实验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五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一节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
第二节长期趋势的测定
第三节季节变动的测定
第四节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测定
第五节课程实验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六章统计指数
第一节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综合指数
第三节平均指数
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五节平均指标指数
第六节常用的经济指数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七章抽样推断
第一节抽样推断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抽样误差
第三节抽样估计
第四节假设检验
第五节样本单位数的确定
第六节课程实验
思考题
练习题
第八章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一节相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相关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回归分析
第四节课程实验
思考题
练习题
第九章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
第一节国民经济统计概述
第二节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国民经济统计的主要指标
附录
附录A练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B标准正态分布表
附录C正态分布分位数表
附录Dt分布表
附录EX2分布表
附录FF分布表
参考文献
摘要
前言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统计信息遍布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国民经济总量、物价变动、人口数、出生率与死亡率、产品数量、商品销售额、自然灾害到房地产价格等,多有涉及。统计学是一门专门提供数据信息的学科,也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统计学,掌握基本的统计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是对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
    本书主要根据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需要而编写,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还可作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工商管理硕士的参考读物。全书共分九章,包括绪论、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展示、统计数据的指标描述、时间序列分析、统计指数、抽样推断、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
    本书针对本门课程开设时间较早的特点,尽量避开烦琐的数学理论推导,强调实际应用,让读者掌握常用的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提高依据实际问题进行统计设计和调查的能力,以及依据统计结果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写作思路上,本书从统计数据出发,以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为主线,由描述统计到推断统计组织全书结构。在写作方法上,本书力求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为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教材内容,本书每章后配有大量思考题和练习题,并在书后附录部分提供练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由徐江、李艳、纪晶华主编。按篇章顺序,徐江编写第YI~五章,并负责全书统稿;李艳编写第六、七章,并负责全书总体架构的设计;纪晶华负责编写第八章;曹忠威负责编写第九章和各章章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白洁负责编写练习题参考答案。在编写过程中,长春工业大学杨晶教授和吉林财经大学马敏娜教授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注册后下载。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在使用本书的过程中给予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正。
    编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