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

上海地方自治研究(1905-1927)

  • 字数: 338000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01-01
  • 商品条码: 9787806817858
  • 版次: 0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06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1905--1927年上海地方自治是东西方文化交融背景下实现的,西方自治形态是它追求的目标,东方自治形态是它生存空间的量度。上海地方自治在进行过程中,始终面临体制异化的危机,也受到国家权力的压制,它在这种两难的处境中求生存。尽管过程曲折,但对当时中国各地的地方自治产生了不容置疑的重要影响。 作者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所依据的原始资料和可靠资料堪称宏富,实证性特强,又合理运用逻辑思维及形象思维,从而能切实厘清相关历史事实,复原上海地方自治历史过程,得出经得起历史资料和历史事实检验的历史规律性认识。作者认为,上海地方自治是东西方两种文化冲突、交融和两种自治形态互动的产物。西方自治形态是上海地方自治追求的目标,本土自治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上海自治空间的量度及其在面临国家权力挤压而遭受挫折时退隐的场所。作者揭示,上海地方自治是国家权力架构之外建立的,体制异化问题是近代上海地方自治难以得到合理发展的障碍。这在启示人们,如何使地方自治成为国家权力架构内不可或缺并能产生良性互动的部分,理当为现代化进程所应树立的一种新型国家与社会关系。可以说,这是本书的微言大义和根本大旨。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 地方自治的两种形态 二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三 研究时段和写作框架 第二章 清末上少经地方自治的兴起 一 当中西文汇之冲 二 上海的社会团体 三 社会认同和整合 四 清末新政与租界的影响 五 清末民初上海地方自治历程 第二章 清末民初上海地方自治的构成 一 上海自治机构的法律构成 二 上海自治机构的组织构成 三 上海自治机构的功能构成 四 宝山县自治概况及其与上海自治的比较 第三章 上海地方自治的权力关系 一 上海地方自治的权力关系 二 上海地方自治中的精英 三 上海地方自治与合法性 第四章 上海地方自治与上海社会 一 自治要构的财务状况 二 自治机构的警察状况 三 地方自治与社会规范 四 地方自治与民间宗教信仰 五 民间力量与自治机构的纠纷 第五章 上海地方自治的流变和中止 一 从拆城案看上海地方自治的变化 二 上海独立性增强与全国统一呼声高涨 三 门禁交涉案:自治危局的先声 四 二次革命和上海自治的中止 第六章 工巡捐局时期的上海地方自治 一 承续市政厅主要职能的工巡捐局 二 工巡捐局的收入来源 三 另行设立的市乡经董办事处 四 恢复自治的请愿 五 隐形自治中的权力关系 第七章 市公所时期的上海地方自治 一 上海地言自治恢复的背景 二 上海市公所的成立及其队员能 三 淞沪商埠督办公署 四 市公所时期的自治权力关系 结论 一 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两种自治形态的互动 二 向民族国家转型不可或缺的一个层面 三 自治作为一种民主行动对市民个体的影响 附录: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