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宇宙的秩序即道德的秩序

宇宙的秩序即道德的秩序

  • 字数: 394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作者: 张大军 著 著
  • 出版日期: 2016-01-01
  • 商品条码: 97875035560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宇宙的秩序即道德的秩序》内容有阴性物质的正物质(阴+)元素周期表即虚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宇宙间“神—人—兽”大格局的奠定、灵魂是一个人肉身同步缩小(或放大)的虚的形式、一个人和他的副本、生命代谢时间变慢的秘密等。
作者简介
张大军(1944— )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蒲城人。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党校干校系统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致力于经济学和科学哲学研究。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9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提出的不少理论观点被国家重要决策部门采纳。近年来,将思维和研究领域扩展到哲学、历史、文学以及和自然科学相联系的交叉学科,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入传《中国当代知名学者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中华人物辞海》以及在香港和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并应邀入列“世界名人中心”(WORLD VIP CENTER)。
目录
前言
第1章导论
1.1阅读本卷之前应该具备的预备知识
1.2康德的三大批判特别是《实践理性批判》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1.3康德的墓志铭告诉了我们什么
1.4康德想到或者没有想到,更没有看到的东西是什么
1.5本卷的研究对象和立足点发生了转移
第2章阴性物质的正物质(阴+)元素周期表即虚元素周期表的编制
2.1“阳中有阴阳、阴中有阴阳”的启示
2.2编制虚元素周期表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3建立新的数学体系和时空变换方程式的必要性
2.4从虚元素周期表看健康与不健康的标志
第3章宇宙间“神—人—兽”大格局的奠定
3.1神性、人性、兽性的区别
3.2神、人、兽在宇宙生命坐标第Ⅳ象限的位置
3.3人类是宇宙生命坐标第Ⅳ象限的高等生命
第4章灵魂是一个人肉身同步缩小(或放大)的虚的形式
4.1人的肉身和灵魂
4.2灵魂游离出人体的意义
4.3灵魂是人体肉身同步缩小(或放大)的虚的形式的数学证明
4.4谁为灵魂的运动提供能量
第5章一个人和他的副本
5.1一个人的正本和副本
5.2一个人的正本和副本是辩证的统一
5.3孰为先知先觉者
5.4一个人背后生命的定数
第6章创造一个阴性物质世界小环境的可行性
6.1人体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在能量
6.2阴性物质的正物质(阴+)运动速度降到光速临界点的意义
6.3在创造的阴性物质世界的小环境中使旧物复原
第7章生命代谢时间变慢的秘密
7.1一个人健康长寿的本质
7.2降低人体代谢速度的意义
7.3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寻找答案
7.4气(炁)功与长寿
第8章以太的实体——阴性物质的负物质(阴-)与人的感知之间的关系
8.1奇妙的小水珠现象
8.2否定之否定——重提以太说
8.3以太的实体给人传递感知
第9章阴阳两种生命形式相互转化的多样性
9.1时空的相对性与对称性
9.2生命的对应性与多样性
9.3阴阳两种生命形式转化的复杂性
第10章不同维数时空生命的存在形式
10.1宇宙间生命存在形式的两大类别
10.2神灵、上帝的开示
10.3如何与不同维数时空生命进行交流和沟通
第11章宇宙的秩序何以成为道德的秩序
11.1宇宙全息律与人体的全息性
11.2人体的生命信息元和宇宙联结
11.3宇宙的秩序是什么
11.4宇宙的秩序对人和所有生物生成的制约及影响
11.5宇宙的秩序对人类灵魂和意识构成的影响
11.6宇宙的秩序制约着道德的秩序
11.7宇宙的秩序隐喻道德的秩序
第12章人是伦理道德的主体
12.1人是阴阳物质的复合体
12.2人是社会的主体
12.3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
第13章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特征
13.1伦理道德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3.2坚守传统文化的道德操行
13.3食与性的道德观
第14章什么是道德的约束力量
14.1人的生命有两种存在形式
14.2一根蔓上的两个苦瓜
14.3生命的两种存在形式在前台和后台循环一场
14.4因果轮回的理论证明
第15章人的禀性——善与恶
15.1历史上关于人性善与人性恶的论争
15.2善与恶的本源——从灵魂和意识的结构上寻找
15.3恶总是以善的形式表现出来和善总是掩蔽着恶的意图的深层原因
15.4教育和法治——扬善抑恶的两手都要硬
第16章科学、文学和艺术对人性的张扬
16.1脑的结构及功能分工
16.2思维波是一束包含微小差异的电磁波
16.3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16.4灵魂——意识——宇宙大脑的耦合是个人创造的闪亮点
第17章先验理性与实践理性
17.1先验理性触及常规思维所不能到达的认识领域
17.2先验理性引发思维领域哥白尼式的革命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17.3实践理性涉及常规思维所在的四维时空阳性物质世界的秩序
17.4人是集先验理性和实践理性于一身的高等智慧生命
第18章实践中的无神和有神——无神论和有神论之争
18.1无神论和有神论争论的焦点
18.2在肉身之后被忽视了的一条长长的“辫子”
18.3神、鬼(瑰)的真实含义
18.4无神论和有神论的争论还要持续下去
第19章道德与法
19.1道德与法的目标是维护人性中相对的善
19.2道德与法的关系
19.3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
19.4建立德法并治的现代法制模式
第20章慎独——道德的最高境界
20.1儒家慎独思想的原意及对现有定义的补充和修正
20.2慎独的价值:将人一兽从精神上分离
20.3慎独的意义在于将神灵、上帝的监督权归于自身
20.4君子慎独,尤以天下为己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