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莎士比亚的性别之战:莎翁戏剧作品的女性解读

莎士比亚的性别之战:莎翁戏剧作品的女性解读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王玉洁 著
  • 出版日期: 2013-09-01
  • 商品条码: 9787561547199
  • 版次: 1
  • 页数: 0
  • 出版年份: 2013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绪论莎翁的“范式化”作品和女性视角
一、研究依据
二、文献综述
第一章 莎翁浪漫主义喜剧的女性解读
第一节 他世界的狂欢与父权社会的颠覆
一、亦幻亦真的梦中世界:《仲夏夜之梦》中绿色森林的狂欢
二、“世外桃源”贝尔蒙托:《威尼斯商人》中的狂欢世界
三、“放浪形骸的文字”:《第十二夜》中奥利维亚宅邸的狂欢
四、“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皆大欢喜》亚登森林中的狂欢
五、结语
第二节 浪漫主义喜剧中的女主人公:最为健全的人类
一、海伦娜和赫米娅:追爱的维纳斯
二、鲍西娅: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出色的“知性女神”
三、“原初女性主义者”奥利维亚:我的命运我做主
四、田园公主罗瑟琳
第二章 莎翁四大悲剧的女性解读
第一节 莎士比亚的奥菲利亚与耶弗他的女儿
一、父权社会的牺牲品
二、“白纸”现象:男权话语中的她们
第二节 葛特露:你的名字是女人!
一、“你有眼睛吗?你甘心离开这一座大好的高山,靠着这荒野生活吗?”
二、葛特露:你的名字是女人!
第三节 苔丝德蒙娜:文化排他与厌女主义的双重牺牲品
一、“女人所做的坏事,无非是拜男人所赐”
二、“白魔鬼,黑欲望”(white devil,black lust):来自父权社会的毁谤
三、白色+黑色一黑色:白人社会中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情结
第四节 考狄利亚:邪恶人世间的大自然的女儿
一、“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本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考狄利亚的“独立宣言”
二、“我不会让我的心涌到我的嘴里”:考狄利亚的“愚蠢”生活理念
三、“我的可怜的傻瓜被绞死了!”:考狄利亚和弄人“傻瓜”之间的关系
四、考狄利亚的死亡:理性所无法预测和掌控的悲惨结局?
第五节 巨人还是侏儒?――麦克白夫人的“去女性化”之路与毁灭
一、“麦克白夫人是否能孕育子嗣?”――对麦克白夫妇家庭状况的“还原”
二、麦克白夫人对父权社会颠覆的失败
三、麦克白夫人的“去女性化”之路与毁灭
第六节 莎士比亚悲剧中“母亲”形象的缺失与人物身份建构之危机
一、哈姆雷特的艰难建构历程以及奥菲利亚的“亦妻亦母”之角色
二、李尔的家庭危机及重建“自我”的艰难历程
三、《奥赛罗》中“母性”的缺失与苔丝德蒙娜的性格“缺陷”的关系
四、《麦克白》中的“杀人母亲”:麦克白夫人
五、结语
第三章 “天地之间有许多不为人知的事物”――莎翁四大悲剧中的哲学观探佚
第一节 “这一个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哈姆雷特》中的基督教和怀疑主义哲学理念
第二节 《奥赛罗》:低级理性战胜神圣爱情的悲剧
第三节 李尔王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救赎之路
第四节 “美即丑丑即美”:《麦克白》中真实与虚幻的较量
第四章 从浪漫主义喜剧到悲剧:莎士比亚女性观探佚.
第一节 矛盾统一体:作为普通伊丽莎白人的莎士比亚和作为伟大艺术家的莎士比亚
第二节 莎士比亚对父权社会的“颠覆”与“维护”
第三节 莎翁女性观探佚
第五章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