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先进核电技术经济性分析

先进核电技术经济性分析

  • 字数: 659.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无 著作 黄光晓 等 编者
  • 出版日期: 2014-11-01
  • 商品条码: 97873023822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4
  • 出版年份: 2014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核电作为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在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已近成熟,而在靠前的仍有很大发展空间。要推动新一代的核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就必须在保障更高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使之能够与传统化石能源和新兴的可再生能源竞争。本书对国外优选核电技术资料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如AP1000)和第四代核电技术(如钠冷快堆SFR),以及小型堆、行波堆等创新概念技术的技术经济特性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了不同代际和不同路线的优选核电技术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基本框架,并对各种技术特点对核电发电成本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提出一些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观点。
作者简介
黄光晓,1977年生于福建泉州,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9—2011年作为博士后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从事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的研究工作,同时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担任兼职研究人员。在靠前外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能源经济相关专业论文,并与靠前有名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教授共同编著了《能源金融》等能源经济学教材及专著,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委、能源国企的相关研究课题,内容涵盖能源经济、能源政策和能源技术等多个方面。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环境政策、能源环境金融、节能减排、技术经济与管理等。
郭奇勋,1978年生于湖北新洲,200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任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编英文著作两部,出版中文著作三部。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美国能源部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主任奖、教育部“新世纪很好人才”称号。


 
目录
第1章核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1
1.1核电技术的发展演化1
1.1.1技术类型1
1.1.2技术路径2
1.1.3技术特性4
1.2核电技术经济性分析的基本框架5
1.2.1基本概念5
1.2.2基本框架6
1.3核电技术经济性分析的影响因素11
1.3.1基本特点11
1.3.2影响因素11
1.3.3基本流程13
参考文献14
第2章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经济性分析15
2.1AP1000技术经济性分析15
2.1.1AP1000技术发展路径16
2.1.2AP1000的技术特点16
2.1.3平准发电成本与首次建造成本18
2.1.4规模效应与学习效应19
2.1.5AP1000依托三门核电项目造价分析22
2.2EPR技术经济性分析26
2.2.1EPR核电技术的概况26
2.2.2EPR的工程特性27
2.2.3EPR常规岛建造技术经济性特点29
2.2.4EPR的技术经济性特点32
2.2.5台山EPR核电站34
2.2.6奥尔基洛托3号核电站35
2.2.7弗拉芒维勒核电站36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