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史实

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史实

  • 字数: 29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查子秀 著
  • 出版日期: 2019-03-01
  • 商品条码: 978756757946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8
  • 出版年份: 2019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978-2008年是我国超常儿童研究的个20年,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已经从实践和理论上填补了我国在这个研究和教育领域的空白,并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初步基础。当年追踪研究的超常儿童,很早的几届,已完成了学习阶段的任务,开始进入工作的创造期,然而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的贡献,还有待继续追踪研究下去。这些虽是阶段研究的史实,经过整理、如实记载下来,也可供后继研究者继续研究时进行参考,并可供对超常儿童进行教育的老师,以及对人才成长感兴趣的研究者查阅参考。
内容简介
全面介绍了中国从无到有 摸索开展 超常儿童心理与教育研究的整个过程,内容涉及有超常儿童的成长与成才,认知与非智力测验,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的多维比较、超常儿童教育实验以及跨文化比较等,是对我国超常儿童研究很初20多年研究工作的 系统总结。
作者简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展心理研究室主任, 超常儿童研究中心主任。出版有《没有笨孩子,只有笨家长:怎样使孩子更聪明》《超常儿童心理学》《成长的摇篮:家庭高素质教育》《儿童超常发展之探秘》《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等多本著作和学术论文80余篇。
目录
前言
章 超常儿童研究的源起
一、超常儿童研究的概述
二、何谓超常儿童
(一)超常儿童的界定
(二)超常儿童的种类和水平
(三)超常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构成
三、研究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一)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四、我国和国外对超常儿童的选拔和培养
(一)我国古代对神童的选拔和培养
(二)国外对天才儿童的研究和教育
(三)我国(大陆)当代对超常儿童的研究和教育
五、中国超常儿童研究协作组的成立
六、超常儿童协作研究目的和方法的确定
第二章 研究和发现超常儿童的方法
一、研究超常儿童的方法
(一)研究的方法学原则
(二)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
(三)研究的具体方法
二、发现超常儿童的途径
(一)通过各种活动了解、发现
(二)通过竞赛及展览从儿童的作品发现
(三)通过教育过程考察发现
(四)通过各种心理测验鉴别发现
三、发现、识别超常儿童的核查表
(一)超常儿童(少年)特征核查表
(二)儿童创造力表现特征的核查表
(三)组织领导才能特征的核查表
(四)语言、文学能力的核查表
(五)数学能力核查表
(六)音乐能力核查表
(七)绘画能力核查表
第三章 超常儿童鉴别测验的编制
一、鉴别认知能力测验
(一)测验的项目
(二)测验的编制
(三)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四)参照指标的建立
(五)测验的试用
(六)第二套鉴别认知能力测验的编制
二、非智力个性问卷的编制
(一)中国少年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问卷
(二)小学生非智力个性特征问卷
(三)幼儿非智力个性特征测验
三、创造性能力测验的编制
(一)创造性思维测验的编制
(二)创造性能力测验的编制
(三)创造性态度问卷(CAS)的编制
四、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的修订
(一)北京市常模的制定
(二)全国常模的制定
(三)效果的检验
第四章 对超常儿童的鉴别
一、鉴别超常儿童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一)鉴别超常儿童的原则
(二)鉴别超常儿童的程序
(三)鉴别实践的发展和问题
二、对智力的鉴别
(一)智力测验
(二)鉴别认知能力测验
(三)学术能力倾向测验
(四)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五)托尼非语文智力测验
(六)皮亚杰作业测验
三、对创造力的鉴别
(一)发散性思维测验
(二)托伦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四、对非智力个性特征的鉴别
(一)个性行为观察法
(二)个性测量法
(三)非智力心理因素测验
五、对特殊才能的鉴别
(一)用测验法鉴别特殊能力(才能)
(二)对创作(活动)成果的评定
第五章 超常儿童协作调查和个案追踪研究
一、超常儿童协作调查和追踪研究的开始(1978―1979)
(一)如何调查和追踪研究
(二)调查和追踪研究的初步结果
(三)从初步结果得到的启发
二、超常儿童协作调查和追踪研究的第三年(1980―1981)
(一)调查和追踪研究的情况
(二)鉴别超常儿童认知能力测验的编制
(三)出版《智蕾初绽――超常儿童追踪研究专集》
三、超常儿童协作调查和追踪研究五年
(一)个五年个案追踪研究简况
(二)个五年协作研究的学术研讨会
(三)个小学超常儿童实验班的建立
(四)中国超常儿童(少年)协作研究五年成果鉴定会
四、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调查和追踪研究十年
(一)建立个中学超常儿童实验班
(二)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发展的再次比较研究
(三)对超常与常态儿童非智力个性心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四)召开超常儿童研究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五、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调查和追踪研究十五年
(一)对超常儿童(少年)集体教育实验进行成果鉴定
(二)对超常与常态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继续进行比较研究
(三)对个性特征与认知及学习成绩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四)世界天才儿童会议和合作研究的开始
(五)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
六、超常儿童心理发展调查和追踪研究二十年
(一)1届世界天才儿童会议北京学术研讨会
(二)中国超常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七、超常儿童协作研究和教育二十五年
八、超常儿童协作研究和教育三十年
第六章 超常与常态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比较
(二)超常与常态儿童认知不同方面发展的比较
二、超常与常态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
(一)超常与常态儿童创造性思维测验成绩的比较
(二)超常与常态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比较
(三)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趋势
三、超常和常态儿童个性发展的比较研究
(一)超常与常态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比较
(二)个性特征与认知及学习成绩的关系
第七章 超常儿童的教育
第八章 超常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一)健康观的扩展
(二)关于心理健康
(三)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关于成长和成才
(一)对成长的理解
(二)人才的成长
三、超常儿童成长过程的不同类型
四、超常儿童成长的主客观条件
(一)超常儿童成长的主观条件
(二)超常儿童成长的客观条件
(三)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
五、对教育的建议
第九章 国际、地区跨文化研究
一、中德儿童技术创造力跨文化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二)被试的选择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结果
二、中美学生数学才能比较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结果
三、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儿童创造力跨文化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结果
四、主办/出席国际会议及访问、考察
(一)主办国际会议
(二)访问、考察及出席国际(地区)会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